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25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鲁建武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鲁建武介绍,2024年以来,安徽检察机关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着力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1个集体、1名个人荣获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称号,3名同志入选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8个案例入选长三角检察机关协作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多次被权威媒体报道。
鲁建武分别从强化部署推动、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区域协作、创新工作方法等四方面介绍了全省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主要做法。
——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办案组,打破业务条线壁垒,推进知识产权“四大检察”融合发展。全省检察机关起诉知识产权犯罪523件,办理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案件133件,同比上升2.7倍。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对最高检交办的恶意诉讼案件线索进行专案专办,制发再审检察建议7件,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商业秘密犯罪,合肥市检察机关办理了全国首例嵌入式芯片领域和全省首例“种子”商业秘密案,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提升商业秘密保护质效。
——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常态化组织召开行刑衔接会商会,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保护优势互补。对“亳白芍”“亳菊”等国家地理标志,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省检察院参与起草《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举措》等制度性文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运用“两法衔接”平台,建议行政机关移送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4件,公安机关立案54件,向行政机关提出行刑反向衔接检察意见61件,做出行政处罚49件。不仅对制作环节的犯罪团伙予以严厉打击,也对提供原材料的犯罪团伙以及销售商依法追诉,确保实现对知识产权犯罪产、供、销全产业链精准打击,监督纠正漏捕漏诉119人,监督立案32件,监督撤案29件。
——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检察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广泛凝聚保护共识,签署《沪苏浙皖检察机关关于共同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的若干意见》,加强商业秘密跨区域保护。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办案协作机制为办理新型知识产权案件提供智力支持,举办长三角知识产权检察联盟案例研讨并开展庭审观摩,统一涉知识产权案件法律适用标准。在合肥法务区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助力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推动实现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
——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业务培训,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综合办案能力的专家型、复合型办案人才。积极借助“外脑”,发挥检察专家人才库作用,为检察办案提供智力支撑。在高新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精准化检察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检察工作“最后一公里”,及时发现涉企法律风险点。提升数字化办案能力,紧密结合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规律特点,强化对知识产权检察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推进地理标志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运用,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深化对检察监督的智慧支撑。
在回答记者关于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问时,鲁建武从搭建高质效履职体系、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等三个方面作了回答。
第8659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安徽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