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呢?满屏都是孙铭徽的不满与不平。
又是专访,又是“名角”助阵,孙总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甚至有点秋后算账的味道,一点也不含蓄,连假装低调都没有。
中心思想就一个,“我的水平不至于参加不了世界杯和亚运会吧,孙总我很不甘心”。
来听听——
“感觉比较失望和难过,就是那种难过超越了失望,我觉得自己的实力应该不会差到连大名单都进不了。
说心里话,整个23年世界杯集训包括去国外拉练,我的机会真的非常少。其实我去集训的时候很有信心,我觉得自己进大名单是板上钉钉那种,结果最后没进,对我的信心打击非常大。我在思考自己是哪个方面做得不好,但是我又总结不出来。我在意大利的时候找乔尔杰维奇聊过一次,但他没和我聊,真的是这样,他就直接让助教跟我聊。我看是助教自己情绪也上来了,我就问我们助教我的问题在哪儿,他可能也不知道老乔怎么想的,所以就没和我太多沟通。海外拉练结束后就回到深圳了,其实还是有那种期待,我觉得到最后了是不是能给个机会展示自己,保留让我进入大名单的可能,结果还是没有。”
“之后,我觉得世界杯结束之后亚运会大名单会有我,因为在杭州是我的主场,加上阵容都改了,我那年夏天一直在训练,等着亚运会的征召,想在亚运会的时候有好的表现。我真觉得是这样,结果最后还是没有我。“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快两年了,我们仍然能够听出来,孙总内心深处深藏着的愤愤不平。
说实话,我个人甫一听到孙铭徽这样的言论,还是很吃了一惊的。至少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从未觉得孙总落选国家队,就是一桩让人不解的“冤案”。
乔尔杰维奇当年之所以最后没带上孙总,尤其是热身阶段也没有给过他过多的机会,完全是因为球队与孙总个人风格之间战术上的不兼容。要知道,孙铭徽在浙江广厦是绝对持球核心,但国家队同位置已有赵睿、胡明轩等兼具组织和突破的球员,且国际赛场更需要防守和投射稳定的后卫。而孙铭徽的三分命中率和防守效率,在国际层面不够也不可能突出。
要知道,老乔的国家队是去打无论身体与技战术都明显要高过我们一筹的欧美队,即使是亚运会对阵偏美式打法、且同样凶悍的菲律宾队,中国国家队后卫线通常需要适应无球跑动和快速转换的角色,但孙总最擅长的打法,需要大量持球。
有一说一,在洲际比赛中,要满足他个人的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有人会说,留下来的赵继伟那几个后卫最终不也没打出来吗?但篮球比的,绝对不是谁的短板更短。而且,客观地说,孙铭徽在之前的国家队,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个人特点,在更高层级的洲际比赛中有非常明显的缺憾。
好了,为了证实此一说法,我来带大家回顾一下,这个自视甚高的孙总在2022年亚洲杯1/4决赛中国与黎巴嫩队的生死战中最后三分钟的表现——
离比赛结束还剩下2分58秒时,中国队63:68落后黎巴嫩队三分球,孙铭徽持球,选择单打试图制造机会。
他强行突破黎巴嫩核心阿拉基,但在两人的身体对抗后失去平衡,球被阿拉基直接切掉,黎巴嫩反击造成犯规,两罚一中,63-67。这一回合暴露了他的问题,过度依赖个人突破,面对高强度防守时护球不足。
最后1分13秒,孙铭徽在边线发球时,试图长传给内线的周琦,但传球路线被黎巴嫩球员阿里·曼苏尔预判拦截,直接抢断并快攻上篮,分差再次扩大。这一回合,孙总犯的错误是,传球冒险且缺乏掩护配合,关键时刻选择不合理。
离比赛结束还剩下最后30秒,中国队67-70落后,孙铭徽持球推进,试图组织最后一攻。可惜,他的个人失误最终葬送了中国队的最后希望,具体细节如下:他在弧顶遭遇包夹,试图变向摆脱时,被阿拉基直接抢断,黎巴嫩反击由阿拉基上篮锁定胜局,67-72,比赛失去悬念。
中国队败局终定。历史性地被排除在亚洲八强之外。
这场比赛是孙铭徽在国家队的标志性表现,全场出场32分29秒,全队第二高,仅次于顾全。7投2中,三分3中0,罚球2中2,共得6分6次助攻,但有全场最高的7次失误,其中,刺刀见红的最后三分钟接连失误3次,以一已之力奠定败局。
好了,我无话可说了。你们说吧,就这。
最近各大平台抄袭者众,如不标明出处,一概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