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个人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他在当美国总统那几年,搞出来的事儿够全世界嚼舌根好一阵子了。尤其是跟中国的贸易战,还有美国那36万亿美债的破事儿,再加上他想“弄死”大债主的想法,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档子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特朗普到底是怎么跟中国杠上的,又是怎么把自己搞得这么被动的。

贸易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特朗普2017年一上台,就喊着“美国优先”的口号,满世界嚷嚷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他觉得中国这些年在贸易上占了美国大便宜,美国的制造业工作机会被中国抢走,知识产权也被偷了不少。他心里憋着一口气,非要给中国点颜色看看。于是,贸易战这事儿就这么开始了。

2018年3月,特朗普签了个备忘录,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首批涉及500亿美元的货品,主要是高科技产品和工业品。他以为这一招能把中国吓住,让中国赶紧在贸易谈判桌上低头。可没想到,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回击,对美国的大豆、猪肉、汽车等商品加了关税。双方你一拳我一脚,关税从几百亿加到了几千亿,贸易战就这么升级了。

这仗打了三年,美国这边的情况可不乐观。2019财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还是高达6170亿美元,跟中国打贸易战前差不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倒是蹭蹭上涨,超市里的大豆油贵了25%,衣服鞋子涨了18%,连奶粉都跟着涨价。农民日子不好过,工厂裁员,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开始往下掉。他本想通过贸易战让中国妥协,结果却给自己挖了个坑。



中国为啥就是不妥协

中国为啥能这么硬气,不肯向美国低头呢?这得从几个方面说起。首先,中国经济底子厚实。2018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90万亿人民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出口贸易、金融体系都很强。跟美国打贸易战,中国有本钱扛得住。

再者,中国政府也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主儿。他们一边对美国商品加关税,一边在国内搞起了“内循环”,鼓励消费,拉动内需。还跟欧盟、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加紧贸易合作,把对美贸易的损失补回来。比如,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跟沿线国家做生意,出口市场越做越大,完全没被美国掐住脖子。

还有,中国在高科技上的进步也让美国头疼。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领域,中国都开始冒尖了。华为、中兴这些企业在美国市场崭露头角,美国想靠制裁打压中国科技,可中国不慌不忙地加大自主研发,技术实力反而更强了。中国这种不服软的态度,把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彻底打乱了。



美国国债危机越来越严重

贸易战没打赢,特朗普还得面对国内的烂摊子,其中最头疼的就是国债问题。美国国债本来就多,特朗普上台时是19.9万亿美元。结果他上任后搞减税、加军费,又碰上新冠疫情大花钱,到2021年,国债直接飙到27.7万亿美元。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到2025年,这数字会涨到36.775万亿美元,占GDP的100%。



国债多了,利息也跟着涨。2024年,美国光是付国债利息就花了8810亿美元,比国防预算还多。这钱每年都得掏,财政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贸易战没让中国服软,反而让美国经济更脆弱。出口少了,税收少了,国债窟窿却越来越大,特朗普这时候才发现,事情好像玩脱了。

特朗普想“弄死”大债主

眼看着国债问题收拾不下了,特朗普开始把主意打到美联储身上。他觉得美联储是美国经济的“罪魁祸首”,因为加息让企业借钱成本高,股市也老是晃荡,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他要求美联储把利率降到零,甚至是负利率,好刺激经济,减轻国债压力。

2019年夏天,特朗普就公开diss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他加息加得太狠,害得美国经济不行。他还放话想炒了鲍威尔,弄得市场人心惶惶。可美联储不是特朗普的私人银行,鲍威尔直接怼回去,说货币政策得看数据,不是总统说了算。2019年9月,美联储降了25个基点的息,远远没达到特朗普想要的“零利率”,这把他气得够呛。



2020年初,金融市场因为特朗普跟美联储的撕逼乱成一团。美元汇率坐过山车,投资者对美联储独立性失去信心,黄金价格一下冲到每盎司2000美元。企业贷款利率忽上忽下,很多公司都撑不住了。更糟的是,全球市场也跟着遭殃,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少用美元,怕被美国拖下水。

到了2024年竞选连任时,特朗普彻底豁出去了。他提出要把美联储的独立性废了,直接让它听白宫的,变成政府的“印钞机”,通过印钱来稀释国债。他在竞选集会上喊得嗓子都哑了,说什么“36万亿国债不能压垮美国”,要把美联储这个“大债主”弄死。可这想法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国会和最高法院都不可能同意。共和党大佬都看不下去了,说这是胡闹,特朗普的计划压根没戏。



特朗普这场贸易战和跟美联储的斗争,简直就是一场豪赌,最后输得挺惨。他的“美国优先”没让中国妥协,反而让美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国内经济也被国债压得喘不过气。他想“弄死”大债主的招儿没使出来,自己先栽了个大跟头。

这事儿告诉咱们,国际贸易和金融政策不能瞎搞,得讲究策略和理性。光靠强硬手段解决问题,最后只会把自己逼到墙角。美国国债这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得靠改革和调整,搞政治干预或者激进措施只会越弄越糟。

全球化这年头,各国经济都连在一起,美国作为老大,政策一动全世界都得抖三抖。所以,美国政府得有点大局观,别老想着单干霸权,那路子是走不通的。特朗普的失败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单边主义玩不转,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中国这边倒是抓住了机会,在全球供应链里越站越稳。2021年跟欧盟签了投资协定,出口额涨了30%,上海港的货轮忙得停不下来。反观美国,贸易战和金融动荡搞得经济增速掉到1.8%,通胀却飙到6.2%,国际信任度也跌到谷底。特朗普的政策没让美国伟大,反而让美国吃了大亏。

特朗普2020年大选输给拜登后,黯然离开白宫,回了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他不甘心,嚷嚷着选举有猫腻,可法律挑战一次次被打脸。留给下一任的,是36万亿国债的烂摊子和一堆经济问题。他的“美国优先”成了笑话,留下的只有一片乱糟糟的经济废墟。

这事儿到最后,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特朗普本想让中国服软,结果中国站得更稳;他想解决国债问题,结果窟窿更大。他的激进玩法没给自己加分,反而让美国在世界上丢了脸。这场博弈,美国没赢,中国也没输,输的只是特朗普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