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如果我们把视角聚焦于处于合资2.0时代背景下的各家合资车企,便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信号: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转型,已经进入到提速提质新阶段。

一方面是本土化力量正在发挥更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从战略发布到产品定义,再到产品落地,都在追求速度与质量上的本质化提升。在这其中,日产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品牌。


在此前的合资1.0时代中,日产在中国市场无疑是扎根最深,且最为成功的合资品牌之一。无论是庞大的用户基盘,还是在各个细分市场中的现象级车型,日产在中国市场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如今很多用户对于产品力、品质方面的认知建立,都源于日产汽车的标准。

但时代的发展太快了。在合资1.0时代成功,并不能保证在2.0时代也同样成功。在坚守品牌初心的基础上,适时而动择机而变,才是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去年,日产汽车也提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策略。

其核心也正如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所言:"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领先的科技和资源优势,帮助日产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日产也带着两款全新电驱产品,将中国市场战略进行了更为具象的表达——无论N7,还是全球首次亮相的Frontier Pro PHEV,都在向业内展示着日产对于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新思考与动作。

【日产的新里程碑时刻】

在1.0阶段,日产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体系力:完整的产业链,雄厚的本地资产,以及始终坚守的品牌基因,都让其保证了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发展,以及与"中国速度"同步的契机。


而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当日产带着两款全新电驱产品亮相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强大体系作为支撑下,日产在"中国速度"、"中国创新"、"中国布局"上的最新成果。而这,也无疑是日产在中国的新里程碑时刻。


就像马智欣所说的那样:"中国是我们尝试创新和突破的重要市场"。

作为日产汽车在2024年北京车展公布的4款概念车中的首款,N7可谓是"中国速度"的最佳体现。从概念车到量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并且自4月13日开启盲订,至4月22日就已收获5,000台的盲订订单。而这台车也将于4月27日正式上市。

当然,N7的最大意义则是让我们看到了在合资2.0时代下,这款车对于"中国创新"的表达。

定位于超舒适中高级纯电轿车的N7,是来自于合资公司东风日产本地开发的新能源架构--"天演"架构下的首款纯电车型。从日产在中国的产品体系看,这是提速电驱化,并深度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产品。并且N7既继承了日产传承下来的乘坐舒适感,也用"智能化"对产品力进行了全方位加成。


N7首搭AI零压云毯座椅与全域智能放晕车技术,既将日产传统艺能"大沙发"进行了"智能化赋能",也消除了很多用户"坐电车,就晕车"的实际使用痛点。而Momenta端到端组合驾驶辅助,以及NISSAN OS车机系统,也在智能化体验上进入了第一梯队。从而打消了曾经用户对合资品牌智能化方面的传统认知。

而在驾驶层面,200kW的最大功率,最高635公里的续航里程,以及超安全智能电池系统,也一如既往的保证着日产汽车的品质,以及让N7具备了在同级市场中处于主流的产品力水准。


身为皮卡的Frontier Pro PHEV也加持了具有"重量级"的"首款光环":这是日产全球首款PHEV皮卡车型,也是首款在中国本土设计、研发和生产的日产汽车全球车型。对于日产汽车而言,Frontier Pro PHEV具有着双重层面的意义:既日产品质的中国式创新,以及重新定义了皮卡的价值边界。

在中国式创新上,Frontier Pro PHEV结合了日产在皮卡领域几十年的传承与经验。并将中国这一目前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中领先的PHEV技术赋能于产品之上。


在价值边界上,其用"硬派基因+智能科技+跨界拓展"的相结合,将皮卡车从浓厚的工具性与商用性,进行了"智能化"与生活化的延展,从而打破了皮卡单一用途的传统印象。因此,135公里纯电最高续航里程,800N·m最大扭矩,L2组合驾驶辅助,也让Frontier Pro PHEV实现了在智能化时代下"硬派底子,智能体验"的产品价值锚定。

【技术日产的长期主义与回归】

当下,车企谈及长期主义并不陌生。

尤其是在近几年新势力们强势裹挟,以及市场变化进一步提速的背景之下,长期主义是车企发展的关键定力。尤其是对日产汽车这种,本身就有着几十年深厚技术沉淀和荣光的品牌来说,长期主义,既是所有战略的支撑,也是决定未来产品布局和技术发展方向的指挥棒。

的确,当上海车展上,我们惊异于日产能够用如此之快的"中国速度",将两款全新产品加入到中国市场时,也应该同时去思考在长期主义之下,"中国速度"背后的含义。


对于日产汽车而言,"中国速度"首先是要保持中国节奏:把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24个月以内,确保产品持续超越用户期待。同时,这个速度达成的前提则是:要遵守日产汽车严苛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日产在长期发展中,既有速度更有质量。

就像马智欣说的那样:"我们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技术传承,始终坚持长期主义,并严格遵守日产生产、质量、安全标准。"

当然,在本次的上海车展上,我们也看到了日产的长期主义还呈现出如下的新特点:"有节奏加速、高质量转化、更长期视野"。


首先,日产有着自己的节奏。并没有因为当下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高压竞争,而采用激进转型的打法。而是在保持现有产品基盘的前提下,有节奏的推出新品,并适当提速。这不光是以"中国速度"研发和推出新品,也是在产品阵容的厚度上进行加码。

就像本次车展上马智欣所透露的:"到2027年夏季,我们将投放市场的新能源车型的数量,从原本的8款提升到10款,10款之中有9款都是日产品牌的车型。"

从内部视角看,这可以看作是日产在新品布局上的内部激励。用"中国速度"叠加本土化团队与合作伙伴的"中国创新"来为自身提速和赋能。而从宏观看,这也是日产依托在中国强大的体系实力,发挥"中国力量"所进行的稳态布局:节奏虽然加快,但创新力与品质感,则一直稳健。


其次,高质量转化则代表着日产在转型过程中,给了本地研发团队更高的话语权。这就意味着,本地团队在坚持日产安全质量标准下,可以根据对中国市场的变化,进行敏锐捕捉,并快速决策,比如产品性能、动力配置等。同时,也不断在日产制造体系下,将中国市场本就领先的智能化技术,以及合作伙伴的最新技术,进行融合,形成合力。从而通过"尽兴由NI"的品牌主张,将符合中国新时代用户需求的产品投入市场。也由此不断强调"技术日产"这一品牌招牌。

此外,日产的长期主义视野也更加全面。第一,是产品线上的均衡发展。

"紧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出行需求,正在加速导入均衡的产品组合,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涵盖轿车、SUV、皮卡在内多种车型。涵盖燃油、纯电、插混、增程多元动力解决方案。"马智欣说。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一方面是可以用不断壮大的产品阵容,去满足用户需求和探索新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在如此提速提质的发展过程中,日产也能始终有着稳健的产品矩阵底座。


第二,在未来布局方面,日产汽车也在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除了推出更多车型之外,合资公司东风日产计划到2026年底投入100亿元人民币进行新能源研发,也将会把诞生于中国市场的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就像马智欣说的那样:

"日产汽车是一个全球化车企,我们的高管都能看到我们正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产品,并希望这些优秀车型也能引入到其他市场"。而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N7与Frontier Pro PHEV将是首批出口车型。这也将为日产在全球市场上,创造新的销量增长区间与价值增量点。

而通过梳理日产对于长期主义在当下的具体诠释,我们也能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日产在产品、品牌、出海方面的全面提速提质,曾经以技术立足于市场的日产,已经回归。

【总结】

在新能源转型与合资2.0时代的背景中,日产在中国以"日产标准"与"本土智慧"的双螺旋结构,形成了新时期下,"技术日产"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合资车企开辟了一条可持续进化的参考模板。同时,在上海车展这个舞台上,其用N7与Frontier Pro PHEV两款车,让我们看到了日产对长期主义的具象化阐述:不是保守的匀速,而是以中国式加速度重构产品基因。将"日产DNA"与"本土体系实力"合力打造成更懂这个时代用户的新产品。而在这场自我变革中,日产汽车也让我们看到了其纵深的决心,以及对"技术日产"的坚守与新表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