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美之间的较量,尤其是2025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关税战,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中国能顶住美国的压力挺不可思议。毕竟,美国那时候可是下了狠手,关税一加再加,摆明了想让中国服软。



可中国愣是没低头,反而越战越稳。这事儿被BBC的记者詹姆斯·帕尔默看在眼里,他写了一篇《北京为何在关税问题上不退让》,给美国人好好讲了讲中国为啥这么硬气。这篇文章火了,也让不少人感叹:最了解中国的,可能真是它的对手。



谁是詹姆斯·帕尔默

要说这篇文章为啥有说服力,先得说说写它的人——詹姆斯·帕尔默。这家伙可不是一般的记者,他是BBC的资深国际事务记者,1978年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

家里不算富裕,爸妈一个是历史老师,一个是护士,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对亚洲的历史特别着迷。



上大学选了谢菲尔德大学,学的是历史,主攻中国近代的崛起。这段经历让他对中国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帕尔默没走寻常路,直接投身新闻行业。2000年,他先跑去中东,报道伊拉克战后重建。那时候战地记者不好干,危险不说,收入也不高,但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站稳了脚跟。



后来,他觉得中东的乱局看够了,转头把目光投向了亚洲,尤其是中国。2002年,他背着包到了北京,开始了他在中国的记者生涯。

刚到北京那会儿,帕尔默日子过得挺拮据,住的是东城区的老胡同,房间小得只能塞下一张床和一堆书。他不会中文,但愣是靠着每天跟街坊聊天、啃课本学会了流利的普通话。

这份努力让他很快融入了当地,也攒下了一堆人脉。从学者到小贩,他都能聊上几句,这种接地气的经历成了他报道的“独门秘籍”。



2008年,他正式加入BBC,成了驻北京的记者。之后十几年,他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报道过山西煤矿工人的苦日子,也写过深圳科技园区的飞速发展。

他的文章有个特点,就是不偏不倚,既不跟着西方媒体瞎起哄,也不刻意讨好谁,就是拿事实说话。到2025年,他已经在北京待了23年,中文说得比很多本地人都溜,对中国的了解深得不行。



帕尔默写东西不光靠观察,还有一手扎实的数据功夫。他常跑工厂、翻报告,跟经济学家聊趋势,这种硬核作风让他在国际新闻圈里挺有名。

2025年关税战那会儿,他这篇《北京为何在关税问题上不退让》一发出来,立马成了热点。文章里没啥花哨的修辞,就是冷冰冰的事实和分析,但偏偏让人觉得有理有据。

当然,他也不是没挨过骂。有人说他太“亲华”,有人觉得他老外身份不靠谱,但他从不在乎这些,依然我行我素。正是这份坚持,让他成了解读中国不低头的关键人物。



中国为啥不低头

2025年的关税战可不是小打小闹,美国那时候是真急了眼。4月初,美国先扔了个34%的关税出来,想试试中国的反应。结果中国立马还了个对等关税,还跑到WTO告状,说美国不守规矩。



没几天,美国又把关税加到84%,瞄准了中国的科技和制造业。这还没完,4月9日,美国直接把关税推到125%,摆明了要给中国来个下马威。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中国咋就没崩呢?帕尔默在文章里讲得清楚,中国的底气主要来自三方面:贸易路子多、经济底子硬、反击招数狠。咱们一个个来说。



美国加关税,本来是想掐住中国的出口命脉,可中国压根没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2025年那会儿,中国早就跟欧盟、东盟这些地方搭上了线。

4月3日,中国跟欧盟谈了个汽车产业的“最低价机制”,简单说就是不按美国的关税规则玩,改用市场定价。这招一出,美国的关税压力立马被稀释了不少。



还有广州交易会,那场面真是热闹,71个国家的4100多个品牌都来了,订单多得签不过来。巴西、印度这些国家的买家一看美国加税,立马转头多买中国货。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涨了12%,对欧盟的出口也没掉下去。这种灵活的贸易布局,让美国的高关税成了空拳头。



再说经济本身,中国那时候可不是靠吹牛撑场面。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4%,工业增加值涨了6.5%,装备制造业更是涨了10.9%。

这些数字听着枯燥,但背后是实打实的工厂在开工、机器在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智能工厂遍地开花,5G基站都铺到了439.5万个,人工智能用得那叫一个顺手。

消费这块也没掉链子。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政府推了个家电以旧换新,3571万台家电换出去,汽车补贴发了208.5万份。



老百姓买东西的劲头不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涨了4.6%。帕尔默文章里提到,对美出口占中国GDP也就2%,这点份量,根本动不了中国经济的根。

国际资本也看好中国。高盛直接把中国市场评成“超配”,汇丰、花旗都说“增持”。外资跑不掉,反而往里涌,这不就是对中国经济硬气的证明吗?



中国不仅能守,还能打

中国不光守得住,还会打回去。美国加关税,中国立马把6家美国企业扔进不可靠清单,12家塞进出口管制名单。稀土这张牌也拿出来了,出口一收紧,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就得抓瞎。

还有波音订单,暂停就暂停,美国航空业直接傻眼。电影进口也少了,迪士尼、华纳的股价跌得跟坐过山车似的。



法律上,中国也没闲着。WTO那边的申诉材料准备得厚厚一摞,指着美国的鼻子说你违规。帕尔默在文章里写:“中国不光会打经济仗,还会打法律仗,招招到位。”

这三板斧下来,美国的关税大棒看着吓人,其实没啥用。中国不低头,不是因为硬撑,而是因为有底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