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一方面试图说服70多个国家禁止中国公司在其境内设立生产和贸易机构,以此阻止中国商品转口,从贸易渠道上对中国进行围堵;另一方面,更是威胁将对华关税上调到245% ,妄图用高额关税逼迫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特朗普还公然要求各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企图以此确定美国的领导力,恢复其在全球贸易领域的霸权地位。美国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也在特朗普授意下,傲慢地喊话中国,声称中国应该主动与美国达成协议,全然一副高高在上的霸凌姿态。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特朗普政府显然低估了世界各国的判断力和自主性。这种“二选一”的策略并非新鲜事,美国曾用类似手段对付前苏联,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相互依存,都清楚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实际反应来看,特朗普发出“二选一”威胁后,没有国家主动站队美国,就连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和组织,都站出来反对美方关税政策,积极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声音,拜登、沙利文、美联储主席等官员都对特朗普关税政策表示不满,加州州长甚至直接将特朗普告上法庭,这一系列情况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得人心,逆全球化的做法注定失败。
与此同时,韩国的举动也很能说明问题。韩国贸易代表团一行40多人来华,就中韩自贸协议进行沟通。在美方加高贸易壁垒、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积极推动与中国的自贸协定,意在降低或取消两国商品(或服务)的关税,促进双方经贸合作,这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即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跟随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而是选择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步步紧逼,中国坚决反制,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中国对美国出口稀土实施更细管制,限制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出口,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暂停新增波音飞机采购,给美国航空制造业带来压力;对涉华情报人员发布通缉,并对少数美方人员实施入境限制,从多个维度回应美方的挑衅,传递出“以打促谈”的明确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关键节点,中国进行了重要人事调整,委任李成钢接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长期深耕反倾销调查领域,担任过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谈判经验。他熟悉欧美“长臂管辖”技法,更擅长以法律精确反击美国的贸易霸凌。中方更换谈判代表,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这一举措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接下来的谈判态度将更加强硬,不会在美方的压力下退缩;同时,也表明中国要掌握谈判主动权,将谈判主战场从宏观政治拉回细节博弈,借助专业优势,在技术细节上争取更多利益和回旋余地,团结其他受波及国家,共同反制美方贸易霸凌。
特朗普(资料图)
目前,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中已陷入困境。关税政策引发美国国内股、债、汇市场波动,金融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往前走可能导致金融崩溃,往后撤又会暴露外强中干的本质。而中国一直希望关税战早日结束,这对中美两国和全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益。但中国明确表示,谈判必须由美国先开口,毕竟美国是挑起贸易战的一方,中国不会迁就美国的霸凌行为。如果美国没有诚意,继续一边想谈一边施压,中国自然不会轻易开启谈判。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美国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中美经贸依存度高,且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凭借充足的准备、有力的反制措施和专业的谈判团队,在贸易战中占据主动。未来,中国也将继续坚定维护自身利益,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