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金寨,大别山腹地云雾缭绕,茶香四溢,勾勒出一幅产业蓬勃、文旅交融的春日盛景。作为“六安瓜片”核心原产地,这座千年茶乡以深厚的茶文化为根基,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从坚守传统的制茶车间,到绿意葱茏的生态茶园;从沉浸体验的茶旅胜地,到诗意栖居的特色民宿,金寨正以茶为墨,在振兴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炭火映匠心
古法技艺的现代突围
清晨六点,金寨县露雨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茶香与热气交织升腾。拉老火工序中,老师傅们手持特制茶烘笼,在赤红的炭火上反复翻动,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却全然顾不上擦拭——这道传承百年的关键工序,全凭几十年积累的“看火”经验,精准把控火候,才能赋予茶叶醇厚的香气与悠长的耐泡度。鲜叶摊晾区里,新采摘的嫩芽整齐铺展在竹匾之上,在山风轻拂与晨露浸润下,悄然凝聚起独特的茶香。车间斑驳的墙壁上,悬挂着泛黄的制茶老照片,与一旁运转的现代化智能设备交相辉映,诉说着传统与创新的奇妙碰撞。
“今年气候虽推迟了生产周期,但干燥的天气反而让茶叶香气更加浓郁醇厚。”厂长邸为刚小心翼翼地捧起刚出炉的瓜片,叶片表面白霜透翠,凑近便能闻到熟板栗香与清幽兰花香交织的独特韵味。截至4月12日,白茶生产已圆满收官,1.3万斤白毫银针整装待发,即将销往全国各地;而六安瓜片正迎来采摘加工的高峰期,预计产量可达4.5万斤,目前订单已排至五月中旬。为确保每一片茶叶的品质,企业建立了严苛的质检体系,从外形、汤色到香气、滋味,都要经过多轮严格检测,唯有达到高标准的茶叶,才能贴上金寨茶的标签。
在生产一线,15名当地村民组成了守护茶叶品质的中坚力量。来自油坊店乡的黄尊军,不仅是烘焙工序的主力,更主动承担起研学演示的重任。这位曾经的务农汉,如今已成为公司的骨干。“每到采茶季,我的月收入稳定过万。”他满脸笑容地说道,“在这里,既能靠祖传的炒茶手艺增加收入,又能把老辈人的制茶绝活传给年轻人,让传统手艺代代相传。”
为提升产业竞争力,露雨春茶业与安徽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产学研基地,引进智能化分选设备,实现对茶叶大小、色泽、完整度的精准分级;开发“茶园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二维码,就能详细了解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的全流程信息。当古老的炭火烘焙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金寨茶叶在坚守品质的同时,也成功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蓝海。
茶谷揽春光
全域旅游的诗意叙事
沿着蜿蜒的柏油路缓缓驶入位于油坊店乡面冲村的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层层叠叠的茶梯宛如绿色缎带,缠绕在青山之间,与波光粼粼的响洪甸水库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四月的采茶季,身着蓝布衫的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将带着晨露的鲜嫩茶芽收入竹篓,仿佛把整片春光都采撷其中。在手工炒制中心,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摩“杀青、整形、拉老火”等非遗制茶技艺。“杀青一定要快、要均匀,不然茶叶就会红梗。”炒茶师傅一边熟练地翻炒着鲜叶,一边耐心地向围观游客讲解。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亲子互动区,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亲手采摘茶叶,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
配套建设的茶文化博物馆内,全息投影技术生动再现了金寨千年制茶历史,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古人制茶的智慧;“茶主题”研学基地年均接待2万余名学生,成为传播茶文化的重要阵地;茶谷专线巴士串联起周边的红色旅游景点与特色村落,构建起“茶旅 + 红色 + 乡村”的立体旅游网络。
“2024年,西茶谷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通过茶叶研学、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8万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这里不仅是茶的世界,更是游客们体验传统文化、感受自然之美的理想胜地。”面冲村党支部书记陆崇军说道。
民宿藏乡韵
山水之间的栖居美学
在油坊店乡周院村,春山柳遇民宿宛如一颗镶嵌在山水间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百年夯土墙面爬满青藤,庭院中的老梨树正值花期,洁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洒在古朴的石桌上,与随风轻摆的竹制茶帘相映成趣。步入室内,原木家具散发着自然的气息,搭配素雅的棉麻布艺,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推开窗户,满眼皆是茶园竹海,躺在床上,便能听见潺潺溪流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每到周末客房就会全部爆满,很多客人一住就是三五天。”店长吴丹丹介绍道。民宿的27间客房不仅提供免费茶点、美味的农家早餐,还配备了书吧、棋牌室、户外烧烤等丰富的配套设施。自营餐厅的主厨吕显维展示着刚采摘的香椿芽,自豪地说:“我们的很多食材都是村里自己养的、种的,保证自然健康、原汁原味。”
为提升服务品质,民宿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茶艺培训,推出采茶体验、星空露营等定制化服务,并与周边农户合作,开发出茶叶、笋干、葛粉等特色伴手礼。自去年试营业以来,这里迅速成为长三角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复购率高达65%。此外,民宿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当地留守儿童举办茶文化夏令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金寨的茶文化。
如今的金寨,茶园面积已达22.87万亩。自2022年起,按照“生态化、宜机化、标准化”的要求,建成31个标准化茶园基地,总面积达3.89万亩,实现了茶叶绿色生产全覆盖,茶园良种率提升至45%。2024年,全县干茶产量达1.77万吨,一产产值18.25亿元,综合产值突破62.5亿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完整茶叶产业链。从一片小小的茶叶,到蓬勃发展的产业;从传统工艺的传承,到全域旅游的兴起,金寨正以茶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当清晨的第一缕茶香飘过大别山巅,当夜晚的篝火在民宿庭院中温暖闪耀,这座千年茶乡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共赴美好未来。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朱天明 邱滴 张笑
编辑/汪伦 监制/兰天 终审/孙峰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