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地铁发展非常迅猛,主要是受到人口持续增加和更多区的发展需求,其中不少地铁线路还需要跨越多个区,实现更远距离的地铁通行!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非常长距离的广州地铁18号线!
广州地铁线网图
传奇的广州地铁18号线
广州地铁 18 号线,线路全长 62.7 公里,北起广州东站,南至南沙万顷沙,串联天河、海珠、番禺、南沙四区,设站 9 座(含 8 座换乘站),实现南沙新区至中心城区 30 分钟直达。
因其如此厉害的数据,也作为中国首条时速 160 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线,凭借其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定位,被誉为大湾区轨道交通的 “传奇线路”。
广州地铁 18 号线的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1、极致速度革新
广州地铁 18 号线采用 8 节编组 D 型车,设计时速达 160 公里,远超常规地铁 80 公里时速。
实测数据显示,从南沙横沥站至珠江新城冼村站仅需 30 分钟,较自驾节省 20 分钟以上,单程票价仅 10 元,较高速通行节省油费 21 元。
大站快车模式下,万顷沙至冼村仅停靠 4 站,单程缩短至 27 分钟,日均吸引超 13.8 万人次通勤。
2、智能服务升级
广州地铁 18 号线创新引入 “弱冷车厢” 设计,头尾两节车厢温度高于标准车厢 2℃,满足不同乘客需求;中间车厢设置 4 对大开度双开塞拉门,提升乘降效率。
广州地铁 18 号线
车站采用智慧照明系统,可根据时段调节色温,搭配流线型科技感设计,打造舒适乘车环境。
3、湾区枢纽价值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的核心骨架,18 号线已开通首通段(万顷沙至冼村),南延段将延伸至中山、珠海,北延段接入花都天贵站并连通广清城际,远期可东接深圳。
其建设速度同样堪称典范,从动工到首通段运营仅用 4 年,较同类工程缩短 1 年以上。
线路开通后分流地铁 3 号线、4 号线客流,助力南沙新区人口导入与产业发展,成为支撑湾区 “1 小时经济圈” 的动脉工程。
网友评价其为 “最懂打工人的地铁”,既缓解了中心城区通勤压力,又为外围区域融入核心发展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广州地铁18号线途经南沙鱼窝头,为什么不设站而是直达横沥?
其实从线路图看到,广州地铁 18 号线从番禺广场站到横沥站的距离非常远,途经了番禺南部和南沙北部的不少地方,特别是鱼窝头地区,这里人口也较多。
广州地铁 18 号线途经南沙鱼窝头却未设站而直达横沥,是综合速度目标、战略定位与工程可行性的结果。
作为时速 160 公里的市域快线,广州地铁 18 号线采用大站快车模式,平均站间距达 7.6 公里,其中番禺广场至横沥区间长达 26 公里,为全国罕见的超长地下区间。
若在鱼窝头设站,单程通勤时间将增加 2.5 分钟,且需追加 2% 的投资,与线路 “30 分钟直达天河” 的核心定位冲突。
这一决策背后是广州对南沙枢纽的战略布局。广州地铁 18 号线需优先保障万顷沙枢纽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连通,该枢纽规划为广州七大高铁枢纽之一,汇聚深江铁路、广中珠澳城际等干线,是广州对接长三角、强化湾区几何中心地位的关键。
广州地铁18号线
若绕行南沙城区(如蕉门、金洲),单程时间将增加 8-10 分钟,削弱其服务国家级枢纽的效能。数据显示,广州地铁 18 号线开通后,万顷沙至冼村快车仅需 34 分钟,较自驾节省 40 分钟,有力支撑了南沙新区的产业导入与人口流动。
从工程角度看,鱼窝头区域位于番禺广场与横沥站之间,虽有市民诉求,但地下区间已建成且无预留车站条件。
广州地铁明确表示,地下加站需扩宽隧道并增设站厅设备,技术难度大且影响运营安全。
目前该区域居民可通过公交接驳至横沥站,未来规划的 33 号线将覆盖鱼窝头片区。这种取舍体现了 18 号线作为 “湾区动脉” 的战略属性 —— 以牺牲局部站点密度为代价,换取大湾区核心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转。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