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
近日,朝阳区东四环西侧辅路
大郊亭地铁C口附近
增设了一条“绿色通道”
高峰期群众通行时间
减少8分钟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郊亭北街至广渠路辅路入口处,新增一条宽3米多的柏油路面。路面用清晰标识区分出机动车和人行通道,并设置太阳能灯、视频监控设备,方便行人按照标识有序通行。
大郊亭地铁站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周边区域长期出现非机动车逆行的现象。芳圆里ID MALL及周边小区至地铁站的合规骑行距离为1.2公里,而逆行“捷径”仅170米,便利性落差使高峰期逆行车辆达每小时500辆。
区城管委协调街道、企业,后退地铁施工围挡;利用绿化带既有步道,改造专用“绿色通道 ”;安装照明设施、安全护栏、导行标识,并新建非机动车停放区100平方米。同时,安装视频监控及流量检测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骑行热力分布,动态调整管理策略;联合外卖平台建立“骑手文明公约”;联合街道召开居民议事会,采纳群众建议,形成治理最大共识。
“过去这段路经常出现非机动车逆行、拥堵现象,现在走在‘绿色通道’,不管是我们骑手还是市民,都是既顺畅又安全。”经常前往芳圆里ID MALL取件的美团骑手张先生点赞说。
区城管委通过设备动态监测发现,改造后,群众从芳圆里ID MALL至大郊亭地铁站骑行距离缩短了80%,高峰通行时间减少8分钟,平均每天近4000次、1300车次通行,实现了“人、车、路”和谐共融,秩序与便利的“双赢”。
街乡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最后一公里”,决定着整体环境质量底线。2023年,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印发《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方案》,针对九大领域大气污染物治理,明确街乡工作标准,开启街乡标准化治理1.0版本的实践创新。
2024年,朝阳区在全市首创“一微克示范街区”共建,印发了《“一微克示范街区”建设工作方案》,以标准化管理、清单化治理、定量化评价为手段,不断深化“一微克”内涵要义,提升数智技术赋能水平,推动治理模式从单一的大气污染防治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转型升级,打造街乡标准化治理2.0版本。
共建亮点
政策引领,目标导向
以《全面推进美丽朝阳建设实施方案》《朝阳区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方案》等为依据,指导街乡开展“一微克示范街区”共建,加强共建共治和科技赋能,旨在探索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区域示范,辐射全区
以“一微克示范街区”建设为抓手,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带动全区街乡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为“最优一公里”,树立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新典范。
联动共建,多元共治
创新“结对共建”模式、推动部门主动下沉基层、形成小切口突破与主动治理的“新”结合,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履责、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从街面管理、诉求办理、减污降碳、志愿共建、公众满意度等五个维度开展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新实践。
共建目标
“1+5+5”建设体系:一个建设总则、五个系列建设导则和五项常态化保障支持工作机制。
“五化”工作目标:街面管理精细化、诉求办理系统化、减污降碳协同化、志愿共建社会化、公众满意长效化。
“四个一”工作成果:建立一套生态环境基层精细化治理建设体系、构建一组生态环境基层常态服务保障机制、打造一支生态环境基层共建共治队伍、提炼一批“美丽朝阳”基层优秀案例。
面向全区所有街乡开放共建申请。2025年底前累计建成不少于10个,到2027年累计建成不少于15个,到2035年面向全区所有街乡推广。
首批“一微克示范街区”
结合朝阳区实际情况,展示商圈、消费、园区、社区等多种业态特色,首批选定了麦子店蓝色港湾、三里屯太古里、亚运村北投奥园1314、小关惠新街区等4个重点街区开展共建。
麦子店蓝色港湾
数智化治理开启绿色滨水商圈新风尚
三里屯太古里
潮燃京城的低碳商圈新典范
亚运村北投奥园1314
绿色冬奥遗产的生态蝶变
小关惠新街区
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基层样本
看看邻居们都在聊什么?
↑点击关注兄弟号:家住望京
■说明:本文由家住朝阳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封面图片和内容无关
■信息来源:北京朝阳、生态朝阳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关注家住朝阳
看朝阳大事小情,搜帝都吃喝玩乐
咨询客服: jiasu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