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提出,“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
工信部的公开支持反映了国家层面对鸿蒙生态建设的推动意向,能够在国家级会议上被点名支持,也证明了鸿蒙生态建设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也是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不仅头部应用,鸿蒙正全面接入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
至今,鸿蒙生态已经覆盖了18个垂域的应用开发与适配,达成了鸿蒙应用与元服务超20000个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鸿蒙并没有因为应用的日活量和市场份额区别对待。无论是头部应用还是小众应用,都能在华为开发者联盟相关团队的帮助下加速适配。
在此当中,微信、抖音、支付宝、高德地图、京东等20多个头部应用,不仅实现了快速功能迭代,而且与鸿蒙系统的绑定愈发深入,已超过了200万的下载量。鸿蒙版WPS基于鸿蒙的全场景特性开发出的“跨端编辑”,鸿蒙版哔哩哔哩上线的“碰一碰”分享视频和UP主页功能,都是各应用在鸿蒙系统特性加持下所实现的高效智慧特色功能体现。同时,开放的鸿蒙开发者社区也在欢迎各领域应用开发者加入,应用与鸿蒙系统深度融合,产生1+1>2的体验效果。
与此同时,政务办公应用也正在规模化落地。截至2025年2月,全国已有数千个政企内部办公应用完成对鸿蒙系统的适配,覆盖金融、能源、矿产、交通、医疗、汽车、物流等30余个关键行业。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先进性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在政企办公场景实现了规模化落地。
地方政务平台等标杆应用迁移落地,意味着操作系统生态在汇集多方参与共建完善的过程中,更是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借力政策东风加速发展完善的鸿蒙生态,不仅将市场格局推向了“三分天下”的稳定态势,更是意味着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战略再获关键支点,开源潜力持续迸发,赋能千行万业成效初显。
巨大发展机遇,鸿蒙生态蕴藏潜力可期
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谢存司长列举了一系列与鸿蒙生态相关的成果:
“开源鸿蒙(OpenHarmony)生态边界持续拓展,社区共建单位超70家,先后落地“矿鸿”“电鸿”“移鸿”“警鸿”等系列产品,搭载设备数量超过10亿,助力能源、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加快构筑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
一浪接一浪的政策红利,各方开发者的共同发力,意味着鸿蒙生态赛道正在持续被激活,当中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价值。除了上面提到的各方开发者的努力,相关硬件供应链也获得了能见度明显提升的订单。
由此可见,华为对鸿蒙生态的建设,有着相当明确的认知:这需要开发者、生态伙伴、用户等多方角色参与,最终将惠及上下游多产业协同发展。如今,鸿蒙生态产业链投资的态度,已深化为“短看适配、长看开源”的八字方略。在这简单八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可能性和机遇,不仅惠及经济发展,还能造福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
千万种可能性,鸿蒙生态期待更多建设者加入
工信部的公开支持,产业链的上下配合,不仅引发了网友们对鸿蒙生态和鸿蒙操作系统发展的热议,更是激发开发者和生态伙伴加入鸿蒙生态建设的强心剂。事实上,这一路走来,也一直映照着鸿蒙生态的初心与愿景。
早在2024年9月鸿蒙千帆会战誓师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表示,鸿蒙系统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生态,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移动操作系统,把应用、操作系统、芯片进行协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安全性。
从企业怀抱着的社会使命,到政策端的支持落地,鸿蒙可以成为全球三大操作系统之一,的确是意料中事。现如今鸿蒙生态蓬勃发展,远不是鸿蒙的终点。鸿蒙需要更多的软硬件开发者加入,共建共享鸿蒙鸿蒙新世界,让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遍布全球各地,展现中国生生不息强大的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