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日前,“发言人来了”江津区全民反诈专场新闻发布活动成功举办。2024年江津区电诈案件实现“两降两升”。江津区公安局勇挑重担,在反诈战场上披荆斩棘,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守护着一方百姓的“钱袋子”。近年来,江津公安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反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为平安江津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筑牢反诈“堡垒”:体系构建与机制创新

2024年5月,江津区将“江津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升级为“江津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同时,印发《江津区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的职责任务,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反诈工作新格局。

在这一体系下,配套建立了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等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共享、问题及时解决。区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全民反诈工作推进会和调度会,为工作指明方向、提供支持。区协调机制办定期开展专项督察和重点督导,对监管缺位、案件高发区域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度、通报、约谈,以严格的监督倒逼责任落实,让反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织密宣传“网络”:创新形式与精准发力

反诈宣传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防线。江津公安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力求做到反诈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立江津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方资源,开启多部门协同作战模式。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区融媒体中心紧密合作,定期发布辖区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

为了让反诈宣传真正走到群众身边,江津公安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项宣传活动。“院坝说反诈安全迎新春”活动走进农村院坝,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为村民们送上反诈知识“大礼包”;“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安全”活动深入校园,通过举办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师生的反诈意识;“全民反诈在行动”活动则在社区、商圈、单位全面铺开,将反诈宣传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挥出打击“重拳”:严惩犯罪与加强管控

江津公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提升打击效能,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区委政法委多次组织公、检、法召开工作协调会,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打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区公安局深入开展打击“断卡”“断流”“清源”等专项行动,坚持“每案必研”和“落地快打”原则,对每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提升追赃挽损能力。

在加强管控力度方面,江津公安会同人行江津分行、区经济信息委等部门,督促本地金融机构、运营商做好高危人员新开卡、存量号码排查、风险账户审查等工作,堵塞工作漏洞。依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76名违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将132人纳入黑名单管控。通过警银合作机制,成功拦截被骗资金260万余元,为群众守住了“钱袋子”。

针对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江津区公安局联合各镇街成立重点人员劝返工作专班,开展拦截、查堵、劝返、审查、管控等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对重点人员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跟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劝得回。截至目前,已累计成功劝返江津区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288人,有效斩断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境外链条。

打造预警“盾牌”:科技赋能与协同作战

依托“重庆预警劝阻平台”和“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平台”,江津区公安局建立起“区公安局、镇街、派出所、社区”一体化的多维度、多层次预警劝阻机制。根据诈骗信息的不同等级和类别,采取电话、见面等方式开展精准预警,力求在第一时间阻止案件发生或减少损失。

在预警工作中,江津公安积极策动银行、运营商协同作战。银行和运营商全天候开展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查询工作,与公安部门形成紧密配合的工作模式,做到接警快、止付快、处置快,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在反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江津公安将始终坚守岗位,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展开不懈斗争,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为平安江津建设保驾护航。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反诈攻坚战,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宁。(文/图 江津区公安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