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4月新闻通报会,通报《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相关情况。记者在会上获悉,为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地方政府组织编制了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和涪江、琼江、青衣江、泸沽湖、升钟湖、赤水河(以下简称“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6个子方案,将以点带面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三水共治成势见效,加快推动美丽河湖建设,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我们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核心,重点突出涪江‘三水共治’、琼江水质稳定达标、青衣江水生态修复、泸沽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升钟湖生态价值转化和赤水河生态资源绿色发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介绍,计划将涪江(绵阳段)、琼江(四川段)、青衣江支流(天全河)、泸沽湖(四川段)、升钟湖(南部县区域)、赤水河(泸州段)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践典范、川渝黔滇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示范以及美丽河湖标杆样板。

那么,推进“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根据不同流域特色,我们设定了相对应的目标,力争到2027年,涪江(绵阳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涪江”全面建成,成为中国西部美丽河湖代表;琼江(四川段)实现全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标准,建成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示范标杆和美丽河湖示范样板。”芮永峰说,针对青衣江支流(天全河)和泸沽湖(四川段),分别将明显提升水生态健康水平,显著增强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成国家级美丽河湖;完成湖滨生态缓冲带建设,水质稳定保持Ⅰ类、入湖河流水质总体稳定达到Ⅱ类,成为高原湖泊保护、生态价值转化、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典范。

此外,升钟湖(南部县区域)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和引领效应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赤水河(泸州段)流域将建设赤水河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在我省全面启动建设。其中,涪江(绵阳段)、升钟湖(南部县区域)和赤水河(泸州段)3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进度较快——绵阳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纳入方案的1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三台县污泥无害化处置等3个项目;南充市细化量化建设任务,纳入方案的12个重点项目中,已启动上游河漫滩生态恢复等3个项目的建设;泸州市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纳入方案的17个重点项目中,已建成合龙溪喻嘴河生态治理等2个项目……

接下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将督导相关市(州)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有序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并深挖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开展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科技攻关,建成一批各具特色、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省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达100%,Ⅱ类占比稳中有升;国省考核断面达标稳定性明显提升;长江总磷平均浓度较2020年下降28.4%。今年一季度,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9.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203个国考断面在扣除上游污染影响后,优良率为99%,同比持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依林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