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庐阳区海棠花园社区食堂门前晨光和煦。合肥市庐阳中学凤台路校区2023级八(2)班的同学们整齐列队,红色横幅上“小手洁家园,好书润心田”的宣言与屋檐下的灯笼交相辉映。这场由班级自主策划的志愿服务行动,在春日晨光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书香驿站焕新颜
身着蓝色志愿者服的同学们在社区阅览室有条不紊地工作。有人踮脚整理顶层书籍,有人弯腰调整错位书目,浅绿色墙面映衬着他们专注的身影,原本凌乱的书架逐渐呈现出整齐的脉络。
擦拭声与翻书声交织的阅览室里,第三小组的成员正分区域开展深度清洁。擦拭桌椅的抹布始终保持湿润,拖地的同学采用"回"字型路线确保无死角,书架上每本散落的书籍都被重新归类编号。
家校共育润心田
在贴满阅读海报的社区活动中心,同学们围坐在铺满阳光的长桌前,开启了这场特殊的“书本照进现实”分享会。
郭同学将《乡土中国》轻推至桌中央,指尖划过差序格局章节:“就像我们分组清洁时,王阿姨手把手教我们区分可回收物——知识传递本就是涟漪式的扩散。”她说话时睫毛在投影光里轻颤,身后的屏幕上正显示着垃圾分类流程图。
曹同学举起沾着墨渍的《平凡的世界》,书页间夹着上午清洁时发现的银杏叶书签:“少平在矿井点亮矿灯,和我们擦拭书架让知识重见光明,都是对平凡的超越。”他说话时下意识摩挲着志愿者袖标,那抹蓝色与书中工装描写巧妙呼应。
翟同学翻开《寂静的春天》,展示夹在环保章节的过期宣传单:“卡森预警的农药污染,就像这些2018年的杀虫剂广告——有些错误需要几代人共同修正。”当他将宣传单投入分类箱时,金属箱体的碰撞声恰似书中的警世钟鸣。
家长志愿者轻抚《瓦尔登湖》皮质封面,指着窗外刚清洁过的花坛:“梭罗在湖边建的木屋,和孩子们整理的社区阅览室,都是灵魂的栖息所。”他说话时,投影正切换至同学们整理书架的对比图,光影在他银边眼镜上流转。
成长勋章激励前行
当大屏幕亮起“小手洁家园,好书润心田”的温馨标语,社区书记将嵌着书形徽章的志愿服务证书郑重交到每位同学手中。绿植环绕的颁奖现场,那些沾着油墨印的证书封皮,记录着少年们从劳动中获得的成长印记。
这场深度融合墨香与汗水的实践活动,让《乡土中国》的铅字化作垃圾分类的智慧,令《寂静的春天》的警示变成指尖的行动。当少年们懂得擦拭书架亦是擦拭认知蒙尘,分享书籍更是传递文明火种,志愿服务便升华为跨越代际的生命对话。
(曹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