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奥运冠军、豪门贵妇郭晶晶背后始终站着一位穿蓝色布衫、背灰色双肩包的女人。
她不仅用一份份驴肉火烧托举起了女儿的“冠军梦”,还一手将三个外孙带大,赢得了霍家上下的尊重。
她就是现代版的“孟母”,是郭晶晶最强大的靠山,是霍家最敬重的人,她就是冠军的母亲范玉梅。
驴肉火烧成就“奥运冠军”
前段时间,郭晶晶一家低调出游,来到了山西大同,一家人整整齐齐,其乐融融。
这次出行也赶上了郭晶晶女儿霍中妍的8岁生日,她顺便在山西给女儿举办了一个生日派对。
照片中的郭晶晶和霍启刚站在一起,旁边还站着公公霍震霆和婆婆朱玲玲。
身前站着三个孩子,一家人有说有笑,氛围十分温馨。
除此之外,在郭晶晶的旁边站着一个面生的女人。
她两鬓斑白,怀里搂着郭晶晶的儿子霍中曦,她的站位十分靠前,三个孩子也很依赖她,都站在她的身边。
这个会被人下意识忽视的朴素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郭晶晶的母亲范玉梅。
作为一个退休工人,她仿佛和奢华的霍家门庭格格不入。
但她却能和霍震霆谈笑风生,这份底气来自于她对女儿郭晶晶的倾心培养和霍家不计回报的付出。
可以说没有范玉梅,就没有“跳水女皇”郭晶晶。
年轻时的范玉梅是胶片厂的一名女工,丈夫是一个铁路工人,两人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双职工,家庭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但随着改革开放,工人的待遇大不如前,日子也随着孩子的出生紧巴了起来。
但偏偏这个普通的家庭出现了一个“跳水天才”。
郭晶晶从小冰雪聪明,在很小的时候便展现出了惊人的跳水天赋。
面对女儿的天赋,范玉梅没有丝毫犹豫,开始全力支持她的梦想。
郭晶晶7岁时便被选入了保定体校。
为了能够给女儿补充营养,下了夜班的范玉梅在凌晨四点揉面,做女儿最爱的鸡蛋羹。
正是这样,郭晶晶在每次下训都能吃上口热乎饭。
在冬天,泳池的水温刺骨,范玉梅便提前灌好热水袋捂在她的泳衣里。就这样,郭晶晶每次下水时,都带着范玉梅用母爱编织的温暖。
后来的郭晶晶进入国家队,范玉梅便带着自行车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那时的她一边在北京街头卖驴肉火烧,一边在训练场打地铺,陪在女儿身边,和她一起对抗困难。
记得2001年,郭晶晶因视网膜脱落不得不临时退役,那段时间是她的人生至暗时刻。
那时候范玉梅一直在医院里陪伴沮丧的女儿。
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还用尽浑身解数去开解女儿,帮助她从痛苦中走出来。
最后,郭晶晶愣是靠着母亲那句“石头缝里能长树”的保定土话走了出来。
可以说母亲像是郭晶晶的一座堡垒,范玉梅用纤细的身躯为女儿遮风挡雨,正是有了她的教育和陪伴,才成就了那个荣辱不惊的“跳水女王”。
就算郭晶晶光荣退役,范玉梅也没有功成身退,她继续任劳任怨地为女儿付出,不计回报,也从不将自己的辛苦挂在嘴边。
哪怕自己家里出了一只“金凤凰”,范玉梅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心,依旧朴实无华,只要女儿需要,她便随叫随到。
用母爱撑起霍家半边天
老话说得好:“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
范玉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儿嫁进豪门而感天谢地,她也没因为自己的出身在亲家面前做小伏低。
在郭晶晶结婚时,范玉梅拒绝了亲家的安排,坚持和丈夫坐经济舱去香港参加女儿的婚礼。
也许正是因为女儿的高嫁,才令她更加小心,不想给女儿惹上什么麻烦。
虽然老两口没多少家底,但也没想过靠着女儿的接济过锦衣玉食的日子。
郭晶晶生下孩子后第一时间便将范玉梅接到了家里。
从小被母亲教育得很好的她认为孩子不能娇养。
就这范玉梅住进了霍家的别墅,面对破天的富贵,她依旧坚守本心。
经常出入别墅的她依旧穿着自己那几套干净的旧衣服,背上也总背着那只灰色的双肩包。
这些年,范玉梅一手将郭晶晶的三个孩子带大。
她推掉了霍家雇来的专业团队,凡事都亲力亲为,就连菲佣都表示范玉梅的存在令他们的工资都少了两万。
范玉梅用自己从保定带来的特产将外孙们养得白白胖胖。
对于孩子的教育她也亲力亲为,从小就教会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祖孙几人去超市买菜时,范玉梅也会对比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因为不差钱,就随意挥霍。
她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三个孩子,令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而郭晶晶和霍启刚也非常放心将孩子交给范玉梅。
而范玉梅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孩子的问题上她总是事无巨细。
除了生活起居上的照顾之外,范玉梅还自学奥数,亲自辅导外孙的功课。
而姥姥也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人,几乎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姥姥。
从霍家人出游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范玉梅几乎总是和女儿女婿站在一起,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她在霍家的地位。
闲下来的范玉梅会给外孙们讲郭晶晶训练时的故事,从不过多渲染苦难,但却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坚韧。
她这种教育方式恰好和霍家“贵而不娇”的育儿理念不谋而合。
而她在霍家的这些年也真正做到了堂堂正正,从来都不借着照顾孩子的便利捞油水。
她将每一笔花销都记了下来,这令霍家上下都十分动容。
虽然霍家不差钱,但是范玉梅光明坦荡的处世方式令她受到了霍家所有人的尊重。
她的存在仿佛是霍家的“后勤部部长”,总能默默做好善后工作。
在一家人出去玩,霍中曦想要买景区的“天价棉花糖”时,郭晶晶的一个眼神,范玉梅便从包里拿出了自己亲手做的麦芽糖。
在郭晶晶带着孩子去农村体验插秧时,范玉梅更是将花露水和草帽提前准备好,毕竟孩子们是去体验,而不是去受罪。
对于女婿霍启刚的工作她更是全力支持,经常会为他的下属准备吃食。
在女婿做公益时,她起早煮“驴肉火烧”为工作人员送去了一丝温暖的烟火气。
就这样范玉梅用自己纤弱的臂膀为霍家撑起了一片天。
深藏功与名的朴素女人
在霍启刚分享的日常vlog中,年迈的范玉梅正在蹲下身子为外孙女系鞋带,老人弯下的脊背托起了几个外孙的童年。
她将保定里弄的烟火气搬进了金碧辉煌的香港别墅,如今的她已经过上了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但依旧没法停下自己奔波的脚步。
辛苦了一辈子的她到老还在为女儿一家操劳,比起一旁身穿名牌的朱玲玲,范玉梅简直老得像隔辈人。
范玉梅这辈子一直都在为女儿奔波,尽管到老了依旧闲不下来,跟在女儿身边帮她扫清所有后顾之忧。
而郭晶晶也总将妈妈带着身边,毕竟有妈妈的地方,总能让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
范玉梅也确实成为了女儿郭晶晶身后最坚强的堡垒,仿佛只要有她在,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就像那年因病退役的郭晶晶一度认为自己的天塌了,但妈妈还是让石头里长出了大树,托着她站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
其实媒体也对郭晶晶总是带着妈妈的行为十分不解,但霍启刚曾用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肯定了范玉梅的价值。
他说:“没有我们的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晶晶。”
范玉梅不仅给了郭晶晶生命,也把她养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她用生命托举起了女儿的一生,也用夜以继日的付出浇灌了三个外孙的童年。
不过虽然范玉梅的一生足够伟大,但却十分辛苦。
比起锦衣玉食的朱玲玲,她一生一直都在操劳,虽然“为女儿计深远”是她给自己定下的宿命,但白发苍苍的她却苦了自己。
范玉梅的存在也刻画出了那个时代女性最美的样子,她这一生都在践行那句“妇女能撑半边天”的时代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