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是靠“人海战术”才打赢的,但他们不知道,这是对朝鲜战场的片面理解。



如果志愿军是通过不计伤亡的人海战术打败美国人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志愿军的投入兵力要比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人数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这三年时间里,中、朝投入兵力为106万到160万之间,而联合国军也投入了近120万人。所以说,仅兵力投入方面就支撑不起采用人海战术的可能。

其次,在三年的朝鲜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战斗减员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三年的艰苦奋战,中、朝以伤亡65万的代价,歼灭了联合国军近57万,伤亡比约为1.15比1。



拿第一次入朝战役来说,志愿军出动12万兵力,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5万余人从鸭绿江赶到了清江川以南,并歼敌1.5万余人,而志愿军的伤亡约为1万人,敌我双方伤亡比例为1.5比1。也就是说,在入朝第一战中取得胜利的志愿军,伤亡是小于联合国军的。除了第一次战役,在直接扭转了战局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以战斗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敌军3.6万余人。第三次、第四次同样如此,敌我战斗伤亡比分别为3比1和1.4比1,即便是在志愿军损失最为惨重的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依然以减员7.5万人的代价歼灭敌军8.2万余人。



可见,在志愿军入朝的几次大规模战役中,志愿军的战斗减员都少于联合国军。在整个运动战阶段,以志愿军为主的中朝军队一共歼灭联合国军23万余人,自身损失为18.9万余人。这,也不可能是人海战术所取得的战果。

在后来的阵地战中,志愿军依靠着地形、工事以逸待劳,更是让美军寸步难行。例如在战斗异常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依靠坑道工事,仅用4万兵力就挡住了美军6万多人的猛烈进攻,最终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歼灭敌军1.5万余人。



而且志愿军还采用众多游击和小部队突袭战术,消灭了美军大量有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52年5月到8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志愿军就采用狙击作战方式歼灭了美军1.3万余人。

所以说,志愿军打赢这场战争,并非靠的人海战术,反而恰恰相反,志愿军是靠着灵活的战术以及坚强的战斗意志赢得了这场战争,“三三制”、“夜间突袭”更是成为了不少参战美军的噩梦。当然,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和恶劣的天气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除了战斗减员外志愿军还有大批战士被冻伤、冻死,但这并没有阻挡志愿军战士们走向最终的胜利。

此时如果还有人说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取得的胜利,那真是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