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的报道进行回应。发言人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他指出,“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发言人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特朗普说他想降低关税,否则人们就不会购买商品了。注意场合,这是在白宫记者会上,是非常正式官方的场合。其次特朗普明确的提到了,想降低对中国的关税。这应该是特朗普首次在公开场合,在对华关税问题上出现了松动,距离他发动的贸易战,刚刚过去半个月。
据报道,近日,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中国是加拿大面临的最大外国干预威胁之一,也是北极地区日益凸显的安全威胁。卡尼在一场联邦竞选辩论中,当被问及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是哪个国家时,他直接回答“中国”。他表示,加拿大必须应对来自中国的“外国干预威胁”。他还指责中国在乌克兰冲突中与俄罗斯结盟,并指责中国大陆对亚洲,尤其是台湾地区构成威胁。卡尼表示,从地缘政治意义上讲,中国是“最大的威胁”,并称加拿大正在采取应对行动。
这场看似简单的石油订单转移,实则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冰山一角。当美国农民在艾奥瓦州玉米地里望眼欲穿时,澳大利亚谷饲牛肉正以40%的增速涌入中国市场;当佛罗里达文具商埃米莉因关税激增濒临破产时,越南的电子代工车间正24小时灯火通明。美国智库的测算报告里,12万个供应链岗位的消失与1.2%的通胀攀升,正在将"美国优先"的旗帜撕成碎片。
特朗普(资料图)
2024年6月,中国从美国进口2900万桶石油,进入2025年,关税战后,数额变成了每月300万桶,美国经济支撑缩水,本想着借此拿捏中国却失望了,因为俄罗斯直接站出来为中国撑腰。“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能源大国赋予中国底气,但将希望全押在俄罗斯和中东,不是中国的作风,加拿大同样成为中国的选择。油砂产品比起中东所产原油有价格低的优势,后续加工也不是难事,中国许多炼油厂都有加工加拿大这种原油的能力,能省一点是一点。
石油生产(资料图)
实际上,除了石油以外,中国还有一个进口美国的“大项”,那就是农产品。从数据来看,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高达6882.8亿美元。其中,美国农产品总出口的近1/5都输出到了中国,而中国也成为美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另外,中国还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在美国肉类和乳制品的出口市场里,中国都排第三位。不过,随着美国“关税战”的打响,中国买家减少了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寻求别国供应商。目前,中国向巴西购买了几百万吨大豆。
特朗普的“示弱”绝非良心发现,而是国内经济反噬与国际盟友背离下的无奈选择。对中国而言,这既是阶段性的胜利,更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未来的较量,早已超越关税数字的纠缠:在稀土管制重塑全球工业格局、CIPS挑战美元霸权、数字贸易规则争夺白热化的今天,中国需要的是更坚定的战略定力——继续扩大开放但不仰人鼻息,坚持斗争但不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