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视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鑫

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崇德苑社区,住着一位102岁的老人董祥孟。他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老人说话中气十足,逻辑清晰,口齿流利。天气好时,他总爱拄着拐棍下楼遛弯,虽然年纪大了不能走远,但每天都会在楼下转转。见到邻里,他总是热情地打招呼问好,常说:“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董祥孟12岁时读过一年半私塾,掌握了查字典等学习技能,并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16岁跟随哥哥外出学习缝纫,开始做衣服。后续他又参与过修铁路,在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学会了“推拿接骨”。他用这门手艺帮不少骨折的乡邻接过骨,来找他推拿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但董祥孟都没收过一分钱。上世纪60年代,他担任大队的保管员,在长达20年的工作中,经手过无数钱粮物资,账本工整,账目分毫不差。退休后,因为随和公正,董祥孟成了村里的调解员。十多年间,280多户家庭的大小纠纷都找他调解。





董祥孟的老伴路良风也已98岁高龄,两人结婚80年从没红过脸。说起不吵架的秘诀,他说是包容和谦让。如今老伴只能坐轮椅,他每天推着老伴在屋内转转,偶尔还会推着老伴在小区散步。

老人有1个儿子、3个女儿,大女儿77岁,儿子董泗贵75岁,最小的女儿也已年近七十。董泗贵说,老人早睡早起,饮食规律,胃口很好,每天必须吃点肉。为此,家人特意为他定制了专属菜谱:早上一碗冲鸡蛋加小米粥,再吃点糕点;中午和家人吃一样的饭菜;下午加餐牛奶;晚餐是八宝粥或西红柿面叶。为便于消化,做饭时先把肉煮好剁碎,再加上蔬菜后回锅炖烂。几个女儿也经常来看望老人,一家人悉心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



如今,董祥孟已有34个子孙后代,四世同堂的他,是邻里亲朋人人称羡的福星老人。他常对人说,“人要知足,才能常乐。”董祥孟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很是知足,“做人要有好心态,不要埋怨别人,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好事做过,心里坦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