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王晓松,1985年生,山东德州人。德州晚报记者编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导读:蛇是我们生活中让人害怕的一种动物,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王晓松的脚步,来看看他笔下关于蛇的故事。

作品欣赏 《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害人害己的欲望之蛇。

——题记

连年灾荒,又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赵庄的男女老幼都被饥饿折磨着。

太阳早已西沉,赵老三还在匆匆赶路。他要在天黑之前,赶回村口他的家中——别怨他回来晚了,其实天刚蒙蒙亮,他就已经拿着布口袋出了门,他只是要比前一天再往远处走走,看看能弄些什么来充饥。

天色越来越暗,前方不远处就是村旁的那座古墓了。想到这座大墓,赵老三不禁打了个寒颤,赶紧加快了脚步,小跑起来——不知是什么年代,赵庄出过一个很大的官,死后非常排场地葬在了这里,被村民 称为“宰相墓”。

赵老三此时的紧张,绝不仅仅是因为天黑时的墓地阴森可怖,更因为很久以来村里的一个传言:宰相墓附近有一条大蛇,每天天黑之后出没,不但曾经偷吃村民的家禽牲畜,遇到人也吃!虽然谁都没有亲眼看到过,但这传言已经让村民们都不敢晚上出门了。

想到这里,赵老三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脚下速度不敢有一丝一毫放慢,脑子里只想着赶紧闯过这个是非之地……

天边最后的一点光亮,终于无情地消融了。

古墓就在眼前。

赵老三觉得浑身紧绷,腿脚酸胀,步履沉重,再也跑不动了。他索性停下脚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汗褟透了,贴在身上,像铁皮一样冰凉。

古墓旁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赵老三不由得瑟瑟地发起抖来,不知是因为冷,还是恐惧。定了定神,他赶紧爬起来,硬着头皮继续摸索着走。突然,他一脚踩空,整个身子陷进一个大洞。

“完了完了!”他想。

站定之后,听到没有什么动静,赵老三定了定神,四下看了看,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伸手摸摸四周,一大堆沙沙拉拉的东西吓了他一跳——“这是什么?沙堆?”再摸摸头上,碰不到顶。

“这是什么地方?难道是掉进了古墓?!”赵老三这样一想,惊得汗毛倒竖。他下意识地抬头找自己刚掉进来的地方,哪里能看得见!四下寻找出口,也看不到有一丝光亮。他只好硬着头皮,蹲下来摸索,希望能够找到出去的通道。

就在此时,赵老三忽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和阵阵轻微的“嘶嘶”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而后,他看到,就在声音传来的方向,突然出现了两盏绿莹莹的“灯”!

“坏了!一定是传说中那条大蛇!”赵老三惊得张大了嘴,却发不出声,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

“灯”窸窸窣窣地越靠越近,赵老三蹲在地上看着它,一动都不敢动。就在离赵老三还有三五步远的地方。“灯”忽然停住了,紧接着,“灯”下便一阵一阵地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是有沙子一样的东西被倒在地上。

“难道这大蛇还会吐沙子?这到底是何方神圣?”联想到刚才自己摸到的“沙堆”,赵老三疑惑不已。

不一会儿,“沙沙”声停了,“灯”开始按初来时的路线原路返回,渐渐飘远了。

“它能进出的地方,我应该也能出得去!”赵老三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找到了希望,赶紧向“灯”飘去的方向摸索过去……



终于到家了!

看门狗“汪汪”地叫起来,赵老三松了口气,瘫倒在了门口。

“当家的!你可回来了!我担心死你了!”三嫂满眼泪花,把丈夫扶进家门,“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赵老三从怀中掏出一小堆草根、树皮,叹了口气,交给妻子,而后就歪倒在炕上。他已经没有力气向妻子讲述刚刚经历的惊魂一刻。

妻子擦擦眼泪,接过这些勉强可吃的东西,刚要回身,目光从丈夫身上扫过时,却突然停住了——她把草根树皮往旁边一放,伸手就去摸丈夫的衣服。

赵老三吓了一跳:“咋了?”

“小米?!”妻子瞪大了眼睛,说。

“小米?!”赵老三看着妻子在他身上择下来的小米粒,惊呆了。

“说!你去哪里了?你身上咋会有小米?!”妻子疑惑地问。

“这……”赵老三迅速回想着自己这一天的经历,忽然间眼前一亮:“小米……沙子……蛇!古墓!哈哈……哈哈哈哈!”说着,他突然有了精神,跳下床,不管不顾,径直向宰相墓跑去。

“你疯啦?!回来!你要干嘛?”三嫂追出门去,丈夫却已经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就在三嫂焦急地在院门前徘徊,不知所措的时候,赵老三已经兴高采烈地用褂子捧了一大兜小米回来了。

“咱们有小米吃啦!”赵老三兴奋地像个孩子,脸上笑开了花。

打这天起,不但赵老三家不再挨饿,他的哥哥赵老大、赵老二家也都吃上了小米。不过,赵老三很清楚自己取米的危险性,他没有把小米的来源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取小米的次数和数量,赵老三也严格控制着。

尽管尽量低调行事,赵老三家饥荒时节还有小米吃的事情,还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村庄。乡亲们纷纷登门求助,把他家的门槛都踩坏了,得到的却只有四个字:“俺也没法”。

这天,三嫂到赵老二家送小米回来,告诉丈夫:“听说,村里鲁大牛他爹饿死了。”



赵老三心里一惊,叹了口气,望着窗外出神。

“你说,这邻里邻居的,你当初要是松一松口,给他家一点,也不至于……”说到这里,三嫂看丈夫还是不说话,转身到米缸舀了点儿小米出来,抹着泪说:“我做主了,给他家送点去!”

赵老三又叹了口气,嘴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看着妻子走出门去。

不一会儿,三嫂回来了,手里捏着两个铜钱。

看着疑惑的丈夫,三嫂解释说:“大牛媳妇说,现在弄点小米不容易,不能白要,硬要塞给我的。”

“给你你就要?”

“她说的对,咱的小米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咱多少拿他一点钱,也不过分。”

赵老三没有说话,算是默许了。

第二天。赵庄大地主赵福顺家。

“你说什么?她真的松了口,给你送小米去了?”赵福顺问。

“是啊,东家。我家里给了她两个铜板做报酬,她推让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收了。”鲁大牛说。

赵福顺略一沉吟,给鲁大牛下了任务:“我给你三块大洋,你今天晚上拿着去找他,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买出小米的来源。他若不说,你能多从他那里买些小米出来也好。”

“您是想……”

“多弄些小米来,高价卖给饥民。这正是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那等您大赚一笔,能不能多赏我点……嘿嘿嘿……”

“嗯,嗯嗯,当然。”赵福顺敷衍答应着,话锋却又一转,“他若不说小米的来源,等他再去弄小米,你偷偷地跟在后面,看看他到底是从哪里弄的。”

“好的,东家。”

打发走了鲁大牛,赵福顺后了悔:真不该把我的真实目的原原本本地告诉这小子——他鲁大牛要是知道了小米的来源,完全可以自己就弄了小米来高价卖,还会来找我赵福顺么?不过,由我赵福顺直接出面去套赵老三的秘密,也不合适。由他去吧!大不了晚上鲁大牛去的时候,我也偷偷跟着,必要的时候下手,让赵老三和鲁大牛都有去无回!这样我才能拿独份!



天黑之后,赵福顺独自一人出了门,来到赵老三家,悄悄趴在后窗下听墙根。

“三哥呀,你都考虑了小半天了,到底行不行?要实在不方便,那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了。”原来,鲁大牛早已经到了。

“问你呢!你倒说句话呀!”三嫂居然也急了,“小米从哪儿来的,他连我都不肯告诉,大牛兄弟,你也别指望了。孩儿他爹呀,咱多去取点儿小米来卖,到底有什么不行的!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能卖出三块大洋不?”

“好吧!我答应。但是只此一次。”赵老三终于松口了,“大牛兄弟,你先回家等着吧,明天一早,让你嫂子把小米给你送去。但是,以后,你别再来找我买小米了。”

“哎,你这是怎么说话呢?大牛兄弟,你别在意,你三哥就是这么个脾气。你不好意思找他呀,就让弟妹来找我。”三嫂看到事情有转机,马上豪爽起来。

“三哥,这些小米你自己不好搬运,我跟你一块去吧。”鲁大牛说。

“不行!”赵老三态度十分坚决。

“为啥不行?累不死你个犟蛋!”三嫂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少乱掺和!”赵老三生气了。

“那……那我先走了哈,谢谢三哥!”

“慢走不送!”

听到“吱”的一声门响,赵福顺赶忙离开窗户根,藏到赵老三屋后的大树后面。听到没有动静了,他又悄悄探出头来看。

只见鲁大牛并未离开,而是躲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眼睛盯着赵老三家院门。

院门开了,赵老三走了出来,鲁大牛偷偷跟了过去。赵福顺也跟了过去。

三个人先后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