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抠门”“吝啬”向来都是个贬义词,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对别人来说多少都可能会有点不舒服。其实,如果抠门抠对了地方,对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今天要提到的4个地方。
从嘴里“抠”
有数据显示:80%的疾病都与饮食有关!因而,美味面前,真的要适当抠一点。
1
少下馆子,常回家吃饭
在家吃饭,不仅省钱,食材、用料都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更具“个体化”烹饪,像高血糖的能不放糖、高血脂的能少放油……
2
三餐抠着点用调味料
1. 食用油: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应该不超过25克-30克;老年人、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要降到20克以内。
2. 高油脂食物的选择:肉类尽量多选择瘦肉,以蒸、煮、清炒、凉拌为主;含油量高的零食(饼干、面包、蛋卷等)尽量少吃。
3. 盐: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另外,像酱油、味精、辣椒酱、豆瓣酱等中也含有钠,因此也要少用。建议用柠檬汁、姜、葱等天然香辛料来增味。
3
肚子不要“管饱”
日常饮食七分饱就够了。而且有研究发现,长寿的遗传基因在人体摄取热量到六七分饱时就会被活性化,也就是说每顿吃七分饱的人相对更长寿。
从生活用品“抠”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并非必需品,而不买它们,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还有不少好处:省下烟酒钱、省下化妆品钱。
从出行方式“抠”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好的运动”,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液流动起来,活血化瘀,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利于保持肌肉总量……
而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可以骑自行车,对于减大腿、腹部脂肪的作用很明显,还可以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
另外,运动医学表明,骑自行车时,要左右脚相互交替进行踏蹬的动作,可以使左右大脑的功能均衡发展,预防大脑老化。
从处事态度“抠”
我国素有“笑一笑,十年少”的养生箴言,中医还有“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悲忧伤肺……”的说法,经常情绪起伏过大,容易埋下疾病的祸根。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不良情绪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降低人体抵抗力。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布研究报告也指出:乐观向上者,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大幅降低。
来源:央视财经、央视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