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近日抛出惊人言论,称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能在短短20分钟内摧毁美军所有航空母舰。这一爆炸性声明立即引发国际关注,而中国国防部的回应更是直指美方"受迫害妄想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军事博弈?


美方惊人言论背后的战略焦虑

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公开表示,中国正在组建一支专门用来摧毁美国的军队,其高超音速导弹具备在20分钟内全歼美军所有航母的能力。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承认五角大楼举行的每一场战争推演都输给了中国。与此同时,美印太总部司令也宣称,中国生产战机和军舰的速度远超美军,已具备在"第一岛链"阻止美国取得空中优势的实力。

这些言论虽带有明显的"中国威胁论"色彩,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强大威慑力。自1996年台海危机后,中国就开始大力发展反航母作战体系。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以东风-21D、东风-26、东风-17等为代表的反舰弹道导弹已形成完善打击能力。特别是东风-26"关岛杀手"和采用乘波弹头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其射程和突防能力足以让美军航母退避三舍。


中国反航母体系的真实战力

击沉一艘航母到底有多难?2005年美军曾用退役的"美国号"航母进行实弹测试,在遭受舰炮、导弹、炸弹、鱼雷轮番攻击后,这艘已拆除所有设备的废船仍坚持了近一个月才沉没。而面对现役航母编队的严密防护,传统反舰手段几乎难以奏效。胡塞武装近年对美国航母编队发射了500多枚导弹和无人机,却仅因美军误击落一架自家战机而"取得战果"。


中国反航母体系之所以令美军忌惮,关键在于实现了三大突破:速度与突防能力的革命性提升,毁伤效能的大幅升级,以及多维度饱和打击能力的形成。中国超高音速武器速度可达10马赫以上,采用钱学森弹道飞行,能在临近空间进行不规则机动,使美军拦截系统形同虚设。而"双锥体动能穿甲"战斗部可对航母甲板造成贯穿性破坏,配合"陆海空天"四位一体的侦察打击体系,形成难以防御的多波次攻击。

中方的回应与战略考量

针对美方言论,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有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军队,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这正是当前中美两军交往的障碍所在。他直言希望美方不要有"受迫害妄想症",总拿别人当借口。这一回应既展现了中方的战略自信,也表明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立场。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发展反航母能力更多是出于防御目的。正如解放军某官员所说:"让美军的航母来吧,即使全部11艘航母都来,中国也有信心全部予以歼灭。"这种能力并非为了主动挑起冲突,而是确保在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具备有效反制手段。毕竟,在性价比上,数亿美元的反舰导弹就能撬动美国数百亿美元的航母投资,这种不对称优势本身就是最好的威慑。

中美军事博弈进入新阶段,中国反介入能力的提升正在重塑西太平洋战略平衡。美国防部长亲自渲染"中国军事威胁",既反映了美军对失去航母优势的焦虑,也可能意在为增加军费寻找借口。但无论如何,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外部势力企图通过军事施压改变这一现状都将是徒劳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