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走进河池市宜州区合寨村蚕种场车间,上百名当地村民正忙着分拣蚕种,这座蚕种场正是广西驻村工作队河池市宜州区工作队队长蓝中乾扎根基层四年,带领群众蹚出乡村振兴路的一个缩影。

从河池学院教师到驻村工作队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里,蓝中乾用1400多个日夜的坚守,带领近500名驻村干部在16个乡镇的210个村屯间奔走。他创新实施“五个一次”工作法,推动走访群众3.2万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800余件。严管与厚爱并重,完善“黄橙红”亮牌机制,问责12名不作为干部,同时为驻村干部协调就医绿色通道、子女入学帮扶50余次,筹措物资送去“暖心包”,激发驻村干部干事热情。

产业兴农是攻坚的重点。蓝中乾奔走广东引资引技术,促成产学研合作,2024年投资1200万元的合寨蚕种场投产,年产30万张优质蚕种。他招商引资组建合作社,建成秸秆青贮综合利用饲料生产基地,实施联农带农模式,让群众每亩增收300元,还推动“秸秆养鹅”闭环发展。在安马乡拉稿村,整合资源将废弃小学场地改造成陆基养鱼基地,采用“公司+村”模式,让山村共享产业红利。此外,整合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19家村委农资实体经营店,农资销售达8000多吨,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组织举办“党旗引领 农市大集”活动,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销售额500多万元。

在乡村治理上,蓝中乾在同福社区推广“积分制”,将多项事项纳入积分考评,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使乡村治理工作得到有效改善。目前,“积分制”在宜州区所有村委和社区推行。同时,在所有村委社区推行“一约四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覃新强、王开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