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扬言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一度强硬无比,可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盟友的疏离,曾经的强硬立场似乎正在动摇。
4月23日,据媒体消息,特朗普团队正考虑将部分对华关税降至65%,以此来缓和跟中国之间的紧张气氛,主要还是经济下滑,有些“怕”了。
不过特朗普的小心思早已经被中方看清,完全不给他面子。
出尔反尔的“让步”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变化很大,一会儿强硬施压,一会儿又好像要降低关税,之后又提出了“分级关税”的想法,这种不稳定的做法没有解决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问题,反而让全球贸易更加紧张。
特朗普政府政策总是变来变去,这和美国国内经济不太好,老百姓越来越不满意有关,股市、债市、美元汇率都不稳定,还有专家说美国经济可能要“滞涨”,这些都让特朗普政府压力很大。
为了稳住国内的农业、汽车等重要行业支持者,以及想让市场更有信心,特朗普政府需要找个办法来解决问题,于是就盯上了中国,觉得中国是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特朗普政府在国际上越来越显得孤立。他发动的关税战,没能让其他国家妥协,反而让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受损,盟友们也开始疏远。
日本不愿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印度也在观望,这些都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做法反而让美国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美国政府考虑大幅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甚至可能减半以上,这意味着,之前的强硬态度有所缓和,美国方面可能希望通过减少关税来缓解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修复与盟友及中国的关系。
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说,他对华关税“不会永远那么高”,最终会降低。这表面上像是特朗普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但仔细想想,更像是一出提前安排好的表演。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一种策略,目的是为了迷惑大众或者达成某种谈判目的,背后的真实意图可能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不能轻易相信。
毕竟,特朗普政府仍然想要阻止中国发展壮大,“分级关税”计划看似复杂,实则意在重点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
通过对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高科技行业征收高关税,同时维持对低端产品较低的关税,特朗普政府试图将中国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以此来阻止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进展。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中国一直保持冷静,采取稳健的策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积极寻求与多个国家的合作,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中国态度明确,不主动挑起争端,但也不惧怕任何挑战,仍然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不过前提是对方停止威胁和施压。
中国正努力加强与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并重启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甚至包括最初倾向于美国的越南,现在也开始主动与中国接触,寻求合作机会。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和中国合作是正确的道路,能够实现双方共同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选择与中国携手,将为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实现共赢。
2026年中期选举对特朗普来说至关重要,选举结果将直接反映他的政治影响力,美国经济状况持续低迷,民众对特朗普贸易政策颇有微词,这些因素都可能让他的选情面临挑战。
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摇摆不定,就像“心电图”一样,这种不确定性是否能赢得选民的认可,目前还很难预测,如果特朗普输掉中期选举,他的后半任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而对于特朗普宣称的,将大幅度降低中国的关税,外交部也是做出了回应,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对于美国一直提升的关税,中方虽然不愿意去应对,但是也从没有怕过。
并且,特朗普真的想要和谈的话,那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以平等的态度来对话,毕竟从关税战一开始,中方就知道特朗普抗不了多久,直言到“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毕竟特朗普的变脸技术,在世界都是知名的。
结语
特朗普的“变脸术”终将受限于经济规律与历史潮流。若其执意将税率降至65%,不过是战术性回调,难以改变中美博弈的结构性矛盾,而对中方而言,无论税率如何变化,其“以我为主、开放共赢”的战略定力已然清晰。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人民日报---2025.04.23:《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外交部回应》
原文刊登于证券时报网---2025.04.25:《昨夜,美股大涨!美联储官员,最新表态→》
原文刊登于澎湃新闻---2025.04.23:《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外交部: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