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epSeek引发的AI大模型成本革命和开源生态冲击下,互联网科技大厂正经历从技术理想主义向工程实用主义的转型。

这是一个“祛魅”过程,不仅涉及技术路径的调整,更关乎商业逻辑、组织形态和生态战略的重构。

这一阶段,大模型的竞争更激烈了,“城头变幻大王旗”。该退场的都退场了,该在牌桌上的还在牌桌上。真正长期主义的玩家,都知道,实现AGI是一场马拉松。

怎么确保AI创新源源不断出现,是行业当前的必答题。

在百度Create2025大会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答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布了两大模型,多款AI应用,并宣布将帮助开发者全面拥抱MCP。

模型和应用双击,百度再一次拉高了AI势能。

AI从“技术崇拜”转为“场景务实”

DeepSeek之后,AI成为了一种国民文化符号与群体心理的共振。

人人皆为AI而狂热,这背后是技术奇点临近、社会需求爆发与人类对未知的复杂情感交织的结果。它既是对效率与创新的追求,也是对技术失控的隐忧投射。

技术乐观主义的感染了公众对AI的狂热,源于对“智能解放”,以及随时触手可及的“全知的神”的期待,但与之而来的是,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就业替代等问题,持续引发的信任危机与集体焦虑。

大众这种对AI的矛盾心理,吸引着流量并制造集体兴奋,再加上,各种技术流派的争议,蔓延至了大众舆论场,激发了所有人对AI发展的持续关注,形成了“争议—讨论—狂热”的循环。

接近“造神”的愿景,激发了科技狂热者,乃至普罗大众的宗教式热情。

外界沉浸在“AI即国运”的叙事逻辑之中,但在AI行业内部,大厂的焦灼与压力与日俱增,并且转向了如何应对DeepSeek带来的冲击。

越是狂热,越需冷静思考。在DeepSeek之后,怎么确保下一个创新发生在中国,是大厂们当前的必答题。

上一个阶段,我们看到的是,速度更快的一次超级应用的AI化改造已至。

一方面,百度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将DeepSeek接入了核心AI产品,并给出了核心的流量入口,快速集成最先进的AI功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实现功能升级,而并不再试图从零构建新场景。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模型从闭源转向开源。李彦宏面对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也迅速求变,将文心大模型开源,以及,变更文小言的商业模式为免费。

老戏骨在新爱豆面前面临的压力,既源于行业环境的变化,也涉及个体心态的调整。这些压力点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前AI行业中的生态图景。

需要看到的是,大厂应对外界期待和市场变化做出了激进调整,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下自研模型。

比如说,在Create 2025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5Turbo、文心大模型X1 Turbo等两款新模型,针对市场需求,打出了三张王牌:多模态、强推理、低成本。


在模型侧,百度始终向第一梯队靠齐。新模型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具备更先进的思维链,问答、创作、逻辑推理、工具调用和多模态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比业界,百度发布的新模型价格优势显著。

文心大模型 4.5Turbo,每百万token的输入价格仅为0.8元,输出价格3.2元,相比文心4.5,价格下降80%,仅为DeepSeek-V3的40%;文心大模型X1Turbo,输入价格为每百万token1元,输出价格4元,相比文心X1,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再降50%,仅为DeepSeek-R1的四分之一。

文心大模型X1 Turbo在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优秀,性能提升的同时,具备更先进的思维链,问答、创作、逻辑推理、工具调用和多模态能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文心大模型4.5 Turbo在视觉理解(图片、视频等)上进行了升级,在去幻觉、逻辑推理和代码能力上整体增强。

开源和免费背后亦是百度的技术底气,而百度再一次将大模型降价,也意味着行业又进入阶段性的成熟期,技术普惠与商业变现的双重目标逐渐清晰。

这是因为,短期内,价格战可能加剧市场洗牌,长期来看,应用落地能力和全栈技术实力(芯片、算法和算力)将成为竞争核心。

对开发者而言,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大模型,将加速AI技术的普及,催生更多创新场景。对大厂来说,可以在规模扩张中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后续的发展积蓄更多的弹药。

百度的生态位博弈和战略定力

大厂布局AI的优势和定位,必然与核心业务密切相关,也因此每一家公司大模型的目标领域不同,当然,也就无法做到在每一个维度上都碾压彼此。

从“百模大战”到“应用之战”,市场重心转向实际应用落地。百度、阿里等将大模型与搜索、电商、办公等场景结合,而初创企业则聚焦细分场景,比如说,智能客服,AI招聘等。

这之中,最核心的问题,以及AI下一个阶段的挑战在于,生态内的玩家们,如何在秩序重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持之以恒为之下注。

而这个问题如果给到百度,答案必定是,怎么让更多的AI开发者有信心做尝试和创新。

在Create 2025大会上,可以观察到的策略,来自三大方向。

首先是,强化垂直领域优势。

通用大模型看似横扫一切,但实际上缺乏行业深度和试验田。大厂有丰富的用户数据和业务场景,可以不断训练AI在具体场景中的落地能力。

大厂依托自身业务积累(比如,百度搜索、阿里电商、腾讯社交、字节内容),在医疗、金融、制造等垂直领域,构建“大模型+专业知识库+场景化工具”的闭环。

Create 2025大会上,百度发布的一系列打法中,四个新的亮点:高说服力数字人、多智能体协作APP、MCP协议、首个自研3万卡集群。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百度首次推出了高说服力数字人的概念。他认为,2025年最令人激动的突破性应用之一,就是AI数字人。

百度推出的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慧播星,是业界首个AI全栈式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实现了“一个人就是一支营销团队” ,在电商直播、游戏、消费等领域,有着极具潜力的应用空间。

据李彦宏介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慧播星通过视频生成、剧本驱动多模匹配、高感染力TTS等能力建设,能够做到表情、语气、动作都匹配台词内容实时调整。不仅如此,数字人直播间中还有一个“AI大脑”,可根据实时热度和转化情况,灵活调度助播、场控、运营等多个角色智能体。

过去一年,慧播星数字人主播数量累计超过10万,其展现出来的高说服力也带来了显著的收益,慧播星直播转化率提升了31%,降低了80%的开播成本。

近日,IDC发布《中国AI Agent之电商直播数字人实测,2Q25》报告,对主流厂商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显示,百度慧播星综合实力排名行业第一。此外,五项测评指标中,百度慧播星在技术能力、产品表现、平台合规与稳定性、客户服务四项均位列第一。

目前,百度慧播星已上线“一键克隆数字人”功能。用户只需录制一条最短2分钟的视频上 传训练,即可拥有自己的专属数字人,人人都能做主播。

其次是,推进“数据×场景”的协同能力。

百度在数据合规获取和场景落地经验上具备优势。通过用户行为数据优化推荐算法,或基于企业级服务经验设计私有化部署方案,解决了通用开源模型在数据安全与本地化适配上的痛点。

AI的工程化能力正在被重估,通过强调模型压缩、分布式训练等工程化技术,百度正在凸显其在降低部署成本与提升效率上的专业性。

例如,在最新发布的飞桨框架3.0,延续了动静统一、训推一体的技术特色,在自动并行、神经网络编译器、高阶自动微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改进为大模型开发提供了更强支持。

通过飞桨框架3.0,开发者可以像写单机代码一样编写分布式代码,无需感知复杂的通信和调度逻辑,即可实现大模型的开发;也可以像写数学公式一样用Python语言写神经网络,无需使用硬件开发语言编写复杂的算子内核代码,即可实现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上,用户可在现有的 “万能智能体助手”上,直接添加百度AI搜索和百度优选的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Server,让智能体完成从推荐书籍到介绍商品详情、价格等工作,让用户更便捷地完成交易。

这是国内首个支持电商交易的MCP服务与规模最大的搜索MCP相结合的结果。同时,百度搜索构建了MCP Server的发现平台,可以索引全网市场上优质的Server。

再次是,支持开发者全面拥抱MCP。

AI应用爆发时代,智能体、H5、小程序、APP等各种AI应用形态层出不穷,每一种应用形态都是一种商业机会,也适配不同开发者的具体情况。

如何快速发现和匹配最合适的应用,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百度搜索的AI应用开放平台提供一种新解法。

面对AI应用的井喷,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发布了“AI开放计划”(sai.baidu.com),通过建立多样的内容和服务分发机制,为智能体、H5、小程序、独立App等开发者提供流量和收益,为用户提供更新和更全面的AI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将帮助开发者积极全面拥抱MCP。


开发智能体等AI应用时,开发者面临工具缺少统一规范、反复适配各类平台等难题。MCP可以让AI装上了“万能插座”,各种不同的外部服务,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大模型对接,开发者无需再为每个工具编写定制化代码,极大降低开发门槛。

除了上述提到的百度AI搜索和百度优选的MCP Server,百度还会继续加大对MCP的支持,推动更多应用和服务接口兼容MCP。

此外,为了激励更多的开发者和创业团队打造更多更好的AI应用,第三届“文心杯”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单一项目的获奖金额将翻倍,特别大奖的投资额最高可达1000万美元。

小结

后DeepSeek时代,大厂祛魅AI神话,本质上是AI产业从“技术神话”向“工程实用”的演进。百度等大厂的核心逻辑也随之变化:开源共生取代了技术垄断,成本效率碾压了参数竞赛、场景落地优先于学术突破。

DeepSeek的借助DeepSeek App出了圈,是AI应用开发者新人涌现的一环,但这远不是AI的终局。

未来,行业的赛点集中在,如何找到用户体验与开发者生态的契合点,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在模型的世界,保持领先;在应用的天下,热点赛道精准覆盖。百度一系列的势能拉升,让它回到前排,回到中国AI第一阵营。在Create 2025大会上,开发者们感受到了百度血战到底的决心与勇气,也期待这家公司打好手里的牌,争取最后的胜利。(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