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有外媒记者对外交部发言人提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

“据报道,中国警告韩国公司不要向美国军事和国防公司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矿物的产品···如果他们违反限制,可能会面临制裁,外交部能否发送了这样的信?···”

之所以会令人震惊,是因为中方在前段时间对美国进行了稀土管制要是我们还有监控全球稀土流向的能力,那美国恐怕连用走私这样隐蔽的方法都不能获得稀土。

那么,中方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外交部是怎么回应这个问题的?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中方回应

消息传出没多久,中国外交部举行了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

"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情况,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这样的回答既没有明确否认,也没有承认,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过这种模糊的态度反而让人不禁猜测:

中国是否真的具备监控全球稀土流向的能力?



虽然目前没有官方证实外媒询问问题的真实性,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确实有可能实现对稀土流向的监控。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对稀土资源一直有着严格的管控措施,早在2019年,中国就开始加强稀土监管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建立全链条追溯系统,对稀土产品进行全程监控。

而在物流层面,中国在边境口岸如中蒙口岸配备了X光检测设备,对稀土运输车辆进行实时检查。

这些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够有效识别和拦截可疑的稀土运输。



而且中国为稀土产品建立了"数字身份证"系统,通过专门的平台实时上传物流数据。

这意味着每一批稀土产品从开采、加工到出口,都有一个独特的数字标识,可以随时追踪其流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方能有如此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走私稀土的打击以及保护自身稀土安全,而非干涉他国内政或进行不正当竞争。



也正因如此,中国将走私稀土定性为"资敌行为",最高可处以死刑。

2025年4月,香港海关就查获了一起25吨锑锭走私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中国稀土监管体系的有效性。



毕竟这些稀土元素在高科技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保护这一战略资源是每个国家的正当权利。

话说回来,外媒此时此刻爆料这一消息,究竟是为了揭示真相,还是另有所图?

在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则消息的出现是否别有用心?



媒体爆料动机成疑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在4月4日做出反击,对包括七类中重稀土在内的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方面将这一举措称为"精准打击",认为这直接影响到了其军工产业的核心。

而在这样敏感的时间节点,外媒选择爆料"中方警告韩国企业"的消息,其用意值得深思。



不过从稀土的战略价值来看,这种关注度也不无道理。

F-35战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各类导弹系统,这些美国引以为傲的军事装备,无一不依赖中重稀土。

不仅如此,特斯拉、各类电动汽车,甚至连制造光刻机所需的关键部件,都离不开钕铁硼磁体等稀土衍生物。



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贡献了68.5%的稀土产量,并且控制着90%以上的精炼能力。

这种垄断性的市场地位,让美国感到极度不安。

《纽约时报》近期的一篇报道就清晰地反映了这种焦虑。

报道中提到,美国军工企业对稀土供应中断的可能性深感担忧,由于库存极少且不愿囤积高价材料,这些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电动车企业也开始"慌不择路"地寻找替代来源。

元素公司虽然表示"恢复出口需等45天发证",但库存能否撑到那时却是个未知数。MP材料公司的CEO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

"未来战争中的武器高度依赖稀土,而我们未来供应链的关键原材料已经被切断。"



当然,美国自然也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而美国国防部早在2023年就投入了2.58亿美元用于资助稀土加工厂的建设。

但快两年过去了,这个项目甚至未能开工。

这么看之前外媒的提问,更像是他们对美国对稀土依赖无力挣扎的一种担忧。



通过媒体炒作来施压,似乎成了美国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的能够改变现状?



"稀土天网"若真存在,那也是守护国门之盾

回顾历史,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影响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早在2010年,中国就曾对日本实施为期七周的稀土禁令,这一举动震动了全球市场。

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逐步完善自己的稀土管理体系。



事实上,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管控措施并不是什么秘密。

《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明确列出了18项关键稀土加工技术,这些技术被视为国家机密,严禁对外输出。

这一做法虽然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满,但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必要且合理的。



所以如果那外媒的猜测真是不愿意承认事实而试图将中国的稀土管控措施描绘成某种"黑手",那恐怕他们就真的不应该了。

他们需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稀土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它的可替代性低,精炼难度高。即便是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在短期内也难以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所以任何试图通过舆论压力来影响中国稀土政策的做法,都可能适得其反。

相反,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寻求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无论"稀土天网"是否真实存在,中国的稀土监管体系都将是未来全球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它不仅是守护国门的盾牌,更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利器。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继续完善这一体系,在保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为全球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美国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很讯网-消息称中国警告韩国勿向美国防企业出口含中国稀土产品!稀土为汽车、无人机及导弹等产品必不可少的物料



环球网-“中国警告韩国公司不要向美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矿物产品”?外交部回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