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 刘一玮摄)
4月18日至23日,大陆在南京、杭州、成都三地接连召开台商座谈会、两岸基层民生发展交流会及融合发展交流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全程出席并发表系列讲话,释放出大陆在当前复杂中美关系与台海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反制外部干涉的清晰信号。三次会议既是对两岸同胞福祉的务实关切,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预的坚定回击。
经济压舱:以制度韧性抵御外部风险
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美国滥征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南京台商座谈会聚焦台企发展困境,传递“大陆始终是台商坚强后盾”的承诺。宋涛明确强调,大陆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有足够能力应对美国关税战等挑战,并将通过落实同等待遇、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连结、支持台企参与国家战略等举措,助力台商转型升级。这不仅是对美国单边霸凌的经济反制,更以制度优势为台企注入信心,彰显两岸经济“脱钩断链”不可行的现实。
基层聚力:以民生纽带夯实统一根基
杭州的“两岸基层民生发展交流会”则直指民心所向。宋涛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底线,呼吁两岸同胞共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和胁迫讹诈。这一表态剑指美国近期在台海问题上的“以台制华”操弄,如对台军售、政治勾连等行径。会议通过基层对话深化“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将民生议题与反分裂斗争相结合,既回应台湾代表关于“零关税通道”等诉求,又以共同福祉为纽带,筑牢抵御外部挑拨的民意防线。
成都突破:以融合发展破解政治壁垒
作为压轴会议的成都“两岸融合发展交流会”,首次披露了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宋涛宣布三项突破性举措:
试点“两岸共同市场示范区”:在福建平潭、四川成都等区域,对台企实行负面清单外“非禁即入”政策,推动两岸金融、物流、数位产业规则对接,打造台胞“同等待遇”实践样板。
深化“新四通”合作:以福州-马祖、厦门-金门民生项目为范本,推动两岸在能源、通信、基建等领域共建共享,首批合作清单包括金厦跨海光缆、闽台海上风电并网等20个项目。
设立千亿级“两岸青年创业基金”:支持台青在大陆数字经济、绿色科技等新兴领域创业,配套“居住证+社保”一体化服务,破解台胞融入障碍。
这些举措直指民进党当局“抗中保台”政策的软肋:通过制度性开放,让台湾民众直接感受融合发展红利,以“有感经济”消解政治对立。会议期间,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苗丰强公开表示:“两岸产业链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台企参与大陆内需市场是生存必选项。”
形势与展望:反干涉谋统一的战略清醒
当前,台海局势因美国“印太战略”升级而更趋复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4月21日声称“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却同步批准对台5亿美元军售,其“两面手法”暴露无遗。在此背景下,大陆三次会议传递出清晰的战略逻辑:
以经济融合对冲“脱钩断链”:通过制度性开放将台企深度嵌入“双循环”体系,使台湾经济与大陆市场形成“不可逆绑定”。
以民生合作瓦解“去中国化”:通过基层交流重建两岸社会联结,从文化认同层面消解“台独”意识形态根基。
以底线思维反制外部干预:宋涛在成都警告“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被历史审判”,释放大陆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结语
从南京的“稳链保供”、杭州的“民心筑基”到成都的“制度破冰”,三次会议层层递进,彰显大陆对台政策的系统思维:既以融合发展扩大“反独促统”阵营,又以底线红线震慑分裂势力。历史早已证明,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任何“倚美谋独”的幻想终将被现实击碎。大陆正以战略定力与务实行动,为台海和平写下最具说服力的注脚。
来源:中评社
近期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请关注川越海峡视频号
点击下方合集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