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全媒体政务访谈节目《决胜勇争先·厅说辽宁》,于4月24日在辽宁卫视播出。

首期节目中,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做客演播间,与国家级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种粮大户共话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500.1亿、931.9斤,这两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呢?


去年,我省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粮食产量仍然超过500亿斤,达到历史第3高产年;此外,我省去年亩均单产931.9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2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守牢的底线,也是辽宁的首要担当。


在2025年,我们将有哪些务实的举措来确保高产和稳产呢?


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狠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量达到500亿斤以上,力争再创新高。在耕地方面,今年将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76万亩,重点推进农田的灌溉、排涝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民种粮“靠天吃饭”的局面。同时,还要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全面提升耕地的质量。


黑土地保护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两项工作之间有哪些联系呢?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可见其珍贵。对黑土地保护工作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有效整合多种保护措施的重要手段。截至2024年,我省已建成了高标准农田3820万亩,覆盖保护了超过60%的黑土地。


李保国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

辽宁是我们国家东北黑土地的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处于黑土地的最南端,开发历史最早,同时这个地方热量条件更好,所以说更适合于农作物的生产,要保证粮食高产、稳产,必须通过高标准农田,或者说我们高质量地完成高标准农田的工程,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进一步发挥我们辽宁在这方面的优势,把这个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这两个工作做好,这是我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或者乡村振兴最根本的一个保证。


三年行动以来,我们也在关注美丽乡村建设,看到辽宁许多村庄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净美”的蜕变。


今年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在全省建成5000个左右的美丽宜居村,6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100个休闲旅游重点村,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辽宁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教授

辽宁已经在乡村全面振兴当中取得了很多成效,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我们要保持这样的一个优势,特别是在智能化、生物技术应用方面,辽宁还是有很多的工作可以积极地争先,在乡村建设上,让我们的农村和城市一样,也能够享受现代化成果。根据国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辽宁的实际,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探索,在争先当中有所突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来源丨《 决胜勇争先 · 厅说辽宁》 栏目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