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厦门再次荣“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自1991年被命名为首届“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厦门连续第十次获此国家级荣,

亮点提前看

关键词:9000多万元

海沧区民兵训练基地预计今年下半年投用。这座基地投入9000多万元,用地约16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市第一家集民兵训练、区域保障、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基地。

关键词:13家新型服务驿站

近年来,海沧先后与区消防救援大队、中国银行厦门海沧支行、中国移动海沧分公司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13家新型服务驿站,多方面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是海沧区的光荣传统

近年来,在海沧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

海沧区军地各级各部门

紧跟时代形势变化和使命任务要求

推动军民携手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不断丰富

双拥内容、拓展双拥渠道、创新双拥形式

持续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高站位勇担当 服务保障有成效


“海沧始终注重军地、军政、军民关系的团结稳定,将双拥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持续加强双拥共建。”海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军地联学共建活动中,海沧区工作人员为驻区部队官兵解答政策

始终把服务部队练兵备战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日,海沧区民兵训练基地已完成主体建设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投用。这座基地投入9000多万元,用地约16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市第一家集民兵训练、区域保障、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基地。

部队有所需,地方尽所能。2023年9月,海沧808路拥军公交专线正式开通,为海警公寓官兵及家属出行提供了便利。据悉,由于周边道路狭窄,此前附近没有设置公交站,得知需求后,海沧区高度重视,多部门协调联动,高效为官兵及家属解决公共交通出行难题。


为了提升官兵及家属生活品质,海沧区积极推进海警公寓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并上门开展投放点日常维护管理、进行对接收运培训等,全力提升小区整体环境。


海沧送政策进军营

建立海沧区驻军单位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军事设施保护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积极配合驻厦部队开展违规住房清理整治工作……在健全制度保障下,海沧扎实推动各方面双拥共建和支前保障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好军地建设中的各项问题,形成军地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互促共进、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社会化齐参与 拥军优属落实处


在海沧区,拥军优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落到实处、干在实处的真情实意。

在位于海沧的厦门拜瑞口腔医院,一间专门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打造的“服务驿站”深受军人及家属好评。记者看到,驿站内设有政策咨询区、健康档案管理区及专属诊疗通道。“现役、退役军人及家属来到这里,可以享受‘一站式’的贴心口腔健康服务。”拜瑞口腔行政院长许耀华介绍,“4月18日,我们与海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社会化拥军优属服务,推动医疗资源与退役军人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


拜瑞口腔医院与海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社会化拥军优属服务。

事实上,拜瑞口腔只是海沧推动拥军主体多元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沧先后与区消防救援大队、中国银行厦门海沧支行、中国移动海沧分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13家新型服务驿站,从通信行业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专属金融服务、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推动服务更优质、更多元。

与此同时,海沧还打造阿罗海双拥示范商圈,吸纳86家商家,提供消费优待服务;与7家酒店签订优待合作协议,持续拓展优待目录清单;开展海沧区军转干部“适岗导训”活动,帮助军转干部更快适应新岗位;组织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教师培养计划及适应性培训;举办线上线下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就业招聘会……


海沧区表示,将继续坚持注重从政治上、生活上和政策上关心军人军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退役军人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新路径,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部队官兵。

军地双向奔赴 鱼水情深共发展


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海沧区辖区部队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2020年以来,累计派出4000余人次参与防台防汛、乡村振兴等工作。


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创新开展国防教育,开展“戎情海沧·戎程启航”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过“校长军事日”、组织学生军训……辖区部队积极支持地方全面建设,关心关爱地方群众,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学生走进部队开展国防教育

在海沧,还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建设、应急救援、国防教育……他们是“一鹭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目前,队伍中一共有220多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既有厦门市‘最美退役军人’、厦门市‘最美家庭’获得者,也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银奖、铜奖和集体一等功获得者。”队伍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海沧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不仅如此,海沧区退役军人还积极开展老兵进校园宣讲活动,以“老兵”身份、视角,讲好优秀退役军人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


鱼水情深共发展。在海沧,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在位于海沧的厦门德丰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三分之二的员工是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执行能力,为公司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持。”德丰食数据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定制化岗位匹配、技能培训赋能及专场招聘会,公司精准对接退役军人优势与企业需求,助力他们从“国防尖兵”蜕变为“行业骨干”。


退役军人林柏新,无偿献血85次

3月的一个大雨天,一辆失控车辆“逆向”停在了海沧大桥引桥下坡路段。过往车辆只能排队缓行,海沧区退役军人林柏新走出驾驶室,冒雨站到车流中,安抚事故车内人员、帮忙报警,引导来往车辆。顾不上打伞,在车流中穿梭的他,衣服、手机都湿了。


林柏新参与无偿献血85次

“雨下得很大,视线不佳,下坡路段若没有指示引导,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提及当时的情形,林柏新告诉记者,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

其实,热心肠的林柏新还帮助过许多人。去年7月,林柏新曾在公交站救助摔倒老人,受到媒体关注;作为志愿者,他参与无偿献血85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此外,他还是厦门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骨干队员。

“厦门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军人退役不褪色的精神传承下去,把乐于助人的正能量传递出去。”林柏新说。


退役军人林港跃,“拥军扁食”火出圈

走进海沧东孚街道赤土社,远远就能闻到周记扁食传出的香气。这家古早味小吃不仅深受本地人喜爱,还吸引了许多外地的食客,节假日常常排起长龙。


林港跃(左)的店获评“海沧拥军示范点”

创始人林港跃是一名退役军人,服役期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退役后,他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在东孚创办“周记扁食”店,获评“古早味扁食”金奖、“党员诚信示范店”等荣誉。

“我自己就是一名退役军人,能有机会回馈战友,我觉得非常骄傲。”林港跃说,能创业成功,受益于部队的培养,如今加入拥军商圈,尽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非常有意义。

在海沧,社会化拥军蔚然成风,很多商家主动申请加入“拥军示范点”。商家代表表示:“希望通过加入拥军阵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带动更多同行支持双拥工作,为海沧区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点赞”“在看”“转发

大伙儿互相提个醒~

一审:陈亚丽

二审:王庆平

三审:庄梅芳

来源:厦门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