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需要接种哪些疫苗?接种可以推迟或提前吗?自费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有哪些推荐接种?相信这是很多宝爸宝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定期接种疫苗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小叶医探”采访了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王斌冰为家长们答疑。
这些传染病高发于学校
当小朋友到了上学年龄进入校园后,不少家长开始感叹和担心:平时孩子生龙活虎,到了学校却很容易生病,这是为什么?王斌冰表示,学校作为典型的封闭式集体环境,学生们长时间近距离互动,加之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病原体容易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快速传播,容易出现聚集性的感染。
“学校的常见的传染病多数由呼吸道与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疾病为主,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包括麻疹,百日咳、流脑、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肠道传染病有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王斌冰指出,上述大部分传染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其中百日咳、麻疹、流脑和流行性腮腺炎等都有免费的免疫规划疫苗用于预防,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则可以通过自愿自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获得保护。
自费疫苗推荐打哪些
王斌冰表示,免疫规划疫苗一定要按照免疫程序按时接种,前面提到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也有接种的必要。首先是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学校作为封闭式人员密集场所,较容易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但是流感病毒每年都有可能发生变异,因此6月龄以上的人群推荐每年定期接种。
其次是水痘减毒活疫苗,可以预防水痘。水痘以15 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居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除了传染性强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很难被人体彻底清除,会持续残留在体内,一旦免疫力下降还可能再次激活复制,导致带状疱疹发作,造成持续的疼痛症状。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水痘病毒的初次感染。
最后是肠道病毒71 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致病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A71、柯萨奇病毒A组6型等,好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中场所易出现疾病传播,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和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或疱疹,重症患者可导致脑部、肺部、心脏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避免肠道病毒71 型引起的手足口病。
疫苗接种可推迟不能提前
从出生后接种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开始,家长们就带着孩子开启了免疫接种计划。这么多种疫苗具体接种频次如何安排?王斌冰表示,儿童预防接种证上对适龄儿童接种的11种免疫规划疫苗的顺序与间隔都进行了说明。
“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儿童接种后可以预防12种传染病,为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的0-6岁婴幼儿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减少患病风险。”除此外,预防接种单位也对可提供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进行公示,以供家长们参考选择,自愿自费接种。
很多家长关心,如果不小心延误了接种的时间,还来得及补种吗?对孩子的健康是否会产生影响?王斌冰表示,推迟接种或增加各剂次的接种间隔一般不会影响疫苗产生的效果,但如果没到接种间隔时间提前接种,就有可能会干扰抗体反应,从而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
“建议家长在免疫程序推荐的时间内带孩子完成接种程序,这样可以尽早获得相应的保护。”当孩子由于发烧、感染、腹泻等特殊时期无法接种时,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疫苗不用从头接种,只需要按照原定的程序继续完成后续剂次即可。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