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明,你答应我,去做这件事情。”李阿姨躺在床上,她的眼睛干涩却依然明亮。。

“可是您为什么不告诉我是什么事?”林明握着她的手,感觉那手指如同枯树枝般轻薄。

“时候到了,你自然会知道。”她微笑着,眼角的皱纹如同缓缓展开的扇面,“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林明心中一紧,他隐约预感,这与他们十六年来从未言明的约定有关...

01

林明拖着行李箱,站在陌生的小区门口。

阳光像是被过滤了色彩,淡淡地洒在这座老旧的居民楼上。

这是2009年的春天,城市边缘,一个即将被改造的老小区。

他二十多岁的年纪,从乡下来到城市,身上只剩下不到三千块钱。

在这个城市里,这些钱甚至不够支付一个体面地段的房租押金。

他找到了这个街区,因为这里的房租便宜,虽然环境陈旧,但离城区不算太远。

就是在这天,他第一次见到了李静,一位六十二岁的退休教师。

李静穿着一件蓝色的碎花布衣服,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正在晾晒一条白色的床单。

“您好,请问303室在哪里?”林明仰着头问道。

李静低头看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我就是303室的房东,你是来看房的人吧?”

她的声音不尖利也不低沉,是一种经过岁月磨砺后的平和音调。

林明点点头,提着行李箱上了楼。

李静打开房门,让林明进了屋。

这是一套老式的两室一厅,家具陈旧但干净整洁,窗台上放着几盆绿植,枝叶茂盛。

“你一个人住?”李静拿出一个茶杯,给林明倒了杯开水。

“是的,我刚从农村来,在城东一家电子厂上班。”林明小心翼翼地回答。

李静只是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什么。

她带林明看了房间,是一个不大的次卧,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简易书桌。

“月租六百,押一付三,不能带异性过夜,不能在家做饭,不能养宠物,晚上十一点之后不能大声喧哗。”李静的语气不容商量。

林明咬了咬牙,这几乎是他一个月工资的一半,但在这个城市,这已经是他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房子了。

他点点头:“好,我接受。”

就这样,林明搬进了李静的家,成为了她的房客。

最初的日子并不轻松。

李静有着退休教师特有的严谨和固执。

家里的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毛巾要叠成特定的形状,连电视遥控器都必须放在茶几的右上角。

林明经常因为这些小事被李静批评,但他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记住这些规矩。

一天晚上,林明加班回来,轻手轻脚地开门,却发现李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放着一碗面条。

“吃饭了吗?”李静问道。

林明摇摇头:“工厂赶货,没来得及。”

李静推了推面前的碗:“趁热吃吧。”

那是一碗简单的阳春面,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撒着些许葱花。

这是李静第一次为他做饭,尽管只是一碗简单的面条,但那香气让林明感到一丝温暖。

从那天起,林明和李静之间的关系开始微妙地改变。

三个月后,林明在电子厂的工作遇到了困难。

工厂效益不好,减少了加班时间,他的收入大幅降低。

一天晚上,林明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计算着手中不多的积蓄,眉头紧锁。

“怎么了?”李静端着一杯茶走了进来。

林明想隐瞒,但在李静直接的目光下,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困境。

“要不你先别着急交房租,等工作稳定了再说。”李静说。

林明惊讶地抬起头:“这怎么行?”

李静摆摆手:“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急什么。”

她的话让林明内心一暖,但他还是坚持按时交了房租。



几天后,李静突然发起了高烧,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林明下班回来,发现李静躺在床上,脸色通红,额头滚烫。

他二话不说,背起李静就往医院赶。

医生说是急性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接下来的一周,林明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医院照顾李静,给她喂药、倒水、擦身。

李静从来没有被一个年轻男子这样照顾过,一开始感到别扭,但看到林明认真的样子,她也就接受了。

“你这孩子,对一个老太太这么好干什么?”李静虚弱地问。

林明笑了笑:“您生病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奶奶,她去世前也是这样被我照顾的。”

李静听了,眼睛湿润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出院后,李静对林明的态度更加和蔼了。

她会给林明留饭,会询问他的工作情况,甚至会在林明加班时给他送一把伞。

小区里的邻居们开始议论这对奇怪的房东和房客。

有人说林明是为了李静的钱,也有人说李静寂寞找了个小伙子作伴。

这些闲言碎语传到他们耳中,却没有影响两人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

一年过去了,林明依然住在李静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房东和房客。

02

2010年冬天,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蔓延到了这座城市。

林明所在的电子厂裁员了,他成了被裁掉的员工之一。

回到家,林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静。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李静问道,语气平静,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惊讶或同情。

林明摇摇头:“可能要找新工作,但现在行情不好,我的学历又低,不知道能找到什么。”

李静沉思了一会,突然说:“要不你去学开车,考个驾照,我有个以前的学生在运输公司,可以帮你介绍。”

林明惊讶地看着她:“学车很贵的,我现在没钱。”

李静摆摆手:“我可以先借给你,等你有钱了再还给我。”

就这样,在李静的帮助下,林明学会了开车,拿到了驾照,并通过李静的关系,进入了一家物流公司做司机。

生活似乎重新步入了正轨,但林明心里始终记挂着李静的恩情。

一天晚上,李静突然对林明说:“我有个提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林明点点头:“您说。”

李静直视着他的眼睛:“我想和你结婚。”

林明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别误会,”李静解释道,“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没几年活头了。我这套房子,还有一些存款,如果我走了,按照规定会被收归国家。我没有子女,也没有近亲,与其便宜了国家,不如留给帮助过我的人。”

林明震惊地看着她:“这...这不合适吧?”

李静淡淡地笑了:“有什么不合适的?你这几年对我不错,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再说了,这只是一种互相帮助的方式,我不会干涉你的私生活,你也可以找女朋友,结婚后我们还是像现在这样相处。”

林明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他知道李静所说的“形式婚姻”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场交易,但又不完全是交易,因为在这一年多的相处中,他确实把李静当成了家人。

就这样,32岁的林明和62岁的李静办理了结婚手续。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个李静的老同事和林明的几个朋友,在一家普通餐厅吃了顿饭。

大家虽然对这对“新人”感到好奇,但看到李静平静的样子,也就没有多问什么。



婚后,林明和李静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户口本上,他们的关系由房东房客变成了夫妻。

但在内心深处,两人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定义。

03

结婚后的第一年,闲言碎语不断。

小区里的人指指点点,背后议论纷纷。

有人说林明是为了钱,有人说李静是为了找个伴,甚至有人恶意揣测他们之间有不正当关系。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李静选择了无视,林明却常常感到愤怒。

“别在意那些人怎么说,”李静安慰他,“只要我们心里清楚就好。”

林明慢慢学会了像李静一样,以平静的态度面对外界的眼光。

在李静的支持下,林明开始学习物流管理知识,不再满足于只做一名普通司机。

他利用空闲时间报了夜校,学习物流专业课程。

李静则负责照顾家务,每天为他准备可口的饭菜,整理干净的衣物。

林明有时会看到李静独自坐在阳台上,望着远方发呆,眼神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

这时,他会悄悄走过去,陪她一起看窗外的风景,不说话,只是陪伴。

李静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有时会突然高烧不退,有时又会腰痛得厉害。

每当这时,林明就会请假在家照顾她,端水送药,不离左右。

“你还年轻,别把时间都浪费在我这个老太太身上,”李静常说,“该工作工作,该交女朋友交女朋友,别管我。”

但林明却说:“您现在是我家人,照顾家人是应该的。”

这句话总能让李静的眼睛微微发亮,然后又迅速恢复平静。

婚后第三年,林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司机升为了调度员,收入也有了提高。

他开始给李静买一些小礼物,一条丝巾,一双舒适的鞋子,或者是李静喜欢的某种茶叶。

李静从来不会直接表达喜悦,但林明能看出她眼中的笑意。

他们开始有了更多共同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上,李静会准时起床,为林明做好早餐;晚上,林明下班回来,两人会一起看会电视,聊聊一天的见闻。

周末,林明会带李静去公园散步,或者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李静喜欢花,林明就在阳台上辟出一小块地方,种上各种花卉。

春天有迎春花和丁香,夏天有茉莉和月季,秋天有菊花和桂花,冬天有腊梅和山茶。

四季轮回,花开花落,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

有时候,林明会想起自己的亲生母亲,她在林明十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

和李静在一起的日子,让他找回了一些儿时被母爱包围的感觉。

虽然李静从不会用言语表达爱意,但她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关怀的体现。

第五年,林明攒够了钱,提出要带李静去旅游。

“去哪里?”李静问。

“丽江,”林明说,“听说那里风景好,气候也适合您。”

李静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了。

那是他们第一次一起出远门,也是李静第一次坐飞机。

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李静紧张地抓住了林明的手。

林明微笑着安慰她:“别怕,有我在呢。”

这句话似曾相识,五年前,在医院里,李静也曾这样安慰过高烧中的林明。

在丽江的七天里,他们走过古城的每一条街巷,看过纳西族的每一种民俗,尝过当地的每一种美食。

李静似乎年轻了许多,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

回家后,林明把旅行中拍的照片洗出来,装在相册里,放在客厅的书架上。

那是他们共同生活的第一本影集,之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影集越来越多。

04

时光飞逝,转眼间,林明和李静已经结婚生活了十年。



林明已经从物流公司的调度员升为了部门经理,负责整个城市的物流配送工作。

他的收入大幅提高,完全可以负担起更好的住所,但他和李静依然住在那个老小区里。

只是房子经过了几次翻新,变得更加舒适和现代化。

李静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全白,脸上的皱纹也更加明显,但她的精神依然矍铄。

她每天坚持晨练,照顾花草,偶尔还会去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

林明四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事业的高峰期,工作繁忙,但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李静说说话,了解她的需求。

十年的朝夕相处,让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静开始担心林明的个人问题。

“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伴了,”李静常常这样说,“别总守着我这个老太太。”

林明只是笑笑:“等我哪天遇到合适的人再说吧。”

其实,这些年来,林明也曾经有过几段感情,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持续下去。

一方面是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很少有女孩能理解他和李静的特殊关系。

当他告诉对方,自己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十岁的“妻子”时,通常会收获一脸震惊和不解。

即使解释清楚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婚姻,对方也很难接受。

李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林明。

她开始隐隐担心,自己的存在会不会成为林明人生的负担。

第十二年的冬天,李静突然病倒了。

起初只是感冒症状,后来逐渐加重,持续高烧不退。

医院检查后发现,李静得了重症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这一次的病情比以往都要严重,李静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两周才脱离危险。

出院后,她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行动变得缓慢,说话也开始有些吃力。

林明请了一个月的假,专心在家照顾李静。

他每天为李静准备营养餐,帮她按时吃药,陪她散步,给她读报纸和书。

李静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下来,但她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

有时候,林明会发现李静独自一人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发呆,眼神中充满了思考。

“您在想什么?”林明问。

李静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人生苦短,有些事情,还是应该及时去做。”

林明不明白她的意思,但也没有多问。

在那之后,李静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把不用的衣服捐给了社区的困难户,把一些老照片和纪念品分类装好。

她还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日记本,每天都写上一些东西,但从不让林明看到内容。

林明发现了这些变化,心中隐隐不安,但李静似乎一切如常,他也就没有多问。

直到有一天,李静突然对林明说:“我想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林明有些惊讶:“您哪里不舒服吗?”

李静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林明陪李静去了医院,做了全面体检。

结果出来后,医生把林明单独叫到了办公室。

“情况不太好,”医生说,“我们发现她的肺部有阴影,可能是肿瘤,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林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要告诉她,”林明对医生说,“先安排进一步检查,确定了再说。”

医生同意了林明的请求,安排了更详细的检查。

一周后,噩耗传来——李静被确诊为晚期肺癌,已经扩散到多个器官,医生给出的预期寿命只有三到六个月。



林明如遭雷击,整个人瘫坐在医院的走廊上。

他想起这十多年来与李静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起李静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想起她在自己最困难时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现在,这个陪伴了他十多年的人,即将离他而去。

林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李静。

回家的路上,林明一直沉默不语。

李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她没有问,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

那天晚上,林明失眠了,他躺在床上,无声地流泪。

第二天早上,李静看到林明红肿的眼睛,什么都明白了。

“医生告诉你了?”她平静地问。

林明点点头,眼泪又涌了出来。

李静叹了口气:“我其实早有预感,这半年来,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疲惫,胸闷气短,最近还经常咳血。”

林明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她:“您咳血为什么不告诉我?”

李静微笑着摇摇头:“告诉你有什么用?只会让你担心。”

林明握住李静的手:“我们再去别的医院看看,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一定有办法的。”

李静轻轻地抽出自己的手:“别傻了,我这把年纪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可怕的。”

她的平静让林明更加心疼。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明带着李静去了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寻找治疗的可能性。

但所有的医生给出的答案都一样——病情太晚发现了,已经没有根治的可能,只能通过化疗延长一些时间。

李静拒绝了化疗,她说:“我不想在最后的日子里被折磨得不像人样,与其那样,不如安安静静地度过余生。”

林明尊重了她的决定,但他内心深处还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他开始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寻找可能的治疗方法,甚至联系了一些研究新型癌症治疗的专家。

但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李静的病情还是一天天地恶化。

05

那是一个平常的周六早晨,李静突然对林明说:“带我去办一件事。”

林明抬起头:“什么事?”

李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