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钉子户,暴力强拆,官民冲突……

类似的十分敏感字眼和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世界各国。

比如韩国,这个自诩为文明国家的国度之中,暴力拆迁之事始终存在。

当钉子户遇上行动力极强的拆迁队员,30人和1000人之间的大作战一触即发。



激烈的对抗场面令人震撼,对抗结果更是出人意料。

韩国有过哪些暴力强拆事件?双方到底是怎样你来我往互相周旋的?

一、强强对抗,场面激烈

提起拆迁,中国人民似乎并不抗拒,因为在政府后续保障措施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官方绝对不会让民众吃亏。

房屋拆迁,民众也会获得相应的补偿。

拆迁户甚至一度成为富裕的代名词,政府给出的拆迁款,也尽力补偿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上的损失。



双方积极沟通,互相为对方着想,所以拆迁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城市化建设也才能卓有成效。

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并不算世界最高。

在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人民政府始终为人民考虑,尽管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仍然不肯侵犯民众的根本权益。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像中国这样和谐。

在某些自诩为发达国家的社会里,政府和人民群众因为拆迁而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



比如韩国,1996年,釜山海云台区就发生过一次暴力强拆事件。

被政府划定拆迁的范围之内,居住着一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韩国人。在没有和政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愿意就这样搬离自己的家园。

尤其是拆迁单位和拆迁队员态度强硬,工作作风让他们感受到了冒犯,所以他们更要反抗,为了自己的权益而反抗。

于是在拆迁队员进村之前,30位村民齐心协力,搭建了高高的瞭望塔



他们就轮换着守在瞭望台上,一旦有外人闯入村庄,他们可以及时察觉,并能够马上作出应对。

瞭望台是个好地方,不仅方便村民们将所有情况尽收眼底,还能让村民们占据高处的海拔优势,自上而下地对拆迁队员发起攻击。

所以当1000多名拆迁队员来到这里时,他们遇到的就是30名村民的殊死反抗。

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全民服兵役的国家,几乎每一个成年男性都具有在部队训练的经历,所以在远处进攻和近身对抗上都有着一定的经验。

可笑的是,不管是村民还是拆迁队员,他们都没有把这份经验用在敌对国家的身上,而是用在了自己的同胞身上。



村民们投放燃烧弹,木质结构的木板或者障碍物,遇到燃烧弹就会熊熊燃烧,成为阻挡拆迁队员前进的一大障碍。

除此,他们还会瞄准拆迁队员投放燃烧弹。

有的人还没来得及有所举动,身上就已经火烧火燎,不得不发出痛苦的哀嚎。

韩国村民拿出守卫阵地的决心,誓死捍卫他们的家园。



不管来者是谁,都别想在他们的防线之下再进一步。

拆迁队员在警察的帮助之下一步步向前推进,他们拿出了攻城的架势,一方面自下而上对瞭望台上的村民发起反击,另一方面想尽办法接近瞭望台,想要破坏村民们倚仗的工事。

在之前的暴力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床板和木板等废弃物,此时此刻都成为了拆迁队员们的盾牌。



他们像行军打仗那样将障碍物举在自己的身前,走得举步维艰。

村民们则不间断地向下方扔着石头和其他具有攻击性的物件,想要逼退拆迁队员和警察的行动。

周围的交通已经瘫痪,警察甚至出动了高压水枪这样的专业设备,双方的怒火此时都已经达到了顶点,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激烈的对抗现场,就算出现人命关天之事,也一点儿都不让人意外。

在相关部门的积极介入和协调之下,这一场村民与拆迁队员之间的对抗,最终以村民被捕而结束。

根据相关法律要求,主动对拆迁队员发起攻击的村民,甚至需要向他们作出赔偿。

这样的结果,让原本就生活拮据的村民雪上加霜。

暴力强拆,说到底并不是村民一方的责任。

政府的沟通和赔偿措施不到位,政府态度存在问题,拆迁队员和警察拿着鸡毛当令箭……

种种原因,都导致了最坏的情况发生。

釜山海云台区的暴力强拆事件和拆迁导致的暴力冲突,绝对不是韩国拆迁工作的特例。

二、龙山惨案,令人心寒

在1996年的暴力拆迁事件发生的13年之后,2009年,韩国首尔龙山区再次发生了因为拆迁导致的官方和民众的冲突。



1月20日,由于拆迁工作沟通不到位,一部分拆迁户到首尔龙山区举行公开示威,损害了社会秩序,导致龙山区的公共活动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波动。

于是首尔警方立即出动,与示威的拆迁户展开对峙,并强行驱逐拆迁户,因此引发了暴力冲突。

警察手中有着各种专业的装置和工具,再加上身强力壮,所以面对民众时具有天然的优势。



但示威的拆迁户保持着一股光脚不怕穿鞋的精神,在警察的规劝之下仍然半步不退,全力向前,因此和警方发生了肢体冲突。

光是暴力冲突,或许事情的严重性还没有那么大。

关键在于,暴力冲突又引发了大火,熊熊燃烧的火苗可不像人那样可以被意识所操控,很快就对双方都造成了直接的生命威胁。



其影响力巨大的社会事件,最终导致五名示威者和一名警察死亡,导致30人受伤,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

有人认为冲突事件发生的根源应当归罪于拆迁户,就算他们对政府的拆迁补偿措施心有不满,也应该采取理智的方式与其沟通,而不该通过示威来伤人伤己。

也有人认为,警察在处理危机事件时没能展现出应有的能力和魄力。

他们不仅没有办法控制局面,反而在露面之后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导致无可挽回的结果。

事件被热烈讨论之时,遇难者家属也站了出来。

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调查事情的真相,把下达暴力镇压命令的幕后真凶找出来,让他为事件负责。

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他们会持续地在媒体面前发声,为自己捍卫公道。

龙山惨案调查真相委员会在案件启动调查之后,也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将相关调查内容向公众披露。

他们站在民众这一边,要求政府找出责任人,向遇难者及其家属道歉,并且对涉事责任方做出严厉的惩罚。

另外,委员会代表还要求韩国警察厅向殉职的警察道歉,作出合理的赔偿。



警察作为基层工作的执行者,所有行动都以警察厅发布的命令为准,所以警察厅应当承担最大责任。

不管谁来接受惩罚,不管遇难者家属接到多少赔偿,消失的人都没有办法再回来。

人命关天的大事,也没有任何弥补的余地。

归根结底,因为拆迁工作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是社会制度和福利保障设施欠缺的结果,也是政府与民众沟通机制不通畅的结果。

若是双方能够在平等和友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协商,有关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承担协调者的角色,像龙山惨案这样的事情原本可以避免。

三、世界各国,拆迁行为

韩国对于拆迁一事有着明文法律规定,虽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法条内容很有可能被忽视或者滥用,但是相关规定确实存在。

他们的原则是依法处理一草一木,充分尊重居民的财产私有权利。

不管是需要被拆迁的土地,还是土地之上的一系列设施,拆迁方都得按照市场价格对被拆迁者给予赔偿。

若是某一社会主体看中了居民私有房屋及其土地,首先需要寻找双方都能信任的中介公司,对土地价格进行初步的市场评估,同时对土地上的一系列财产设施做初步的整理,并列出清单。



不管是房屋还是草坪,不管是围墙还是树木,只要出现在土地上,且受到房屋主人重视的物品,都应当被纳入评估价格的范围之内。

在中介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之后,土地征用者和房屋主人在这一价格基础之上进行谈判。

只有双方达成一致,拆迁工作才能够正式开启。

所以私营企业开发居民住宅区,提供的赔偿金必须让居民满意。

否则,双方谈判失败,私营企业就只能放弃项目。

通常情况下,私营企业与居民之间,发生纠纷的可能性并不大。



美国这样法律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更是有着相当细致的规定。

民间的土地征用与拆迁行为,大致内容和韩国相差不大,只要双方达成一致,且拆迁者拿到相应的资格证和许可证,拆迁工作就能开展。

若是政府征用民间用地程序,则相对较为复杂。

民间用地以及民房设施,都具有相对公开和透明的市场价,政府需要在市场价基础上提出赔偿基数,以征得居民的同意。

美国法律规定,政府没有权利在不给出任何赔偿的基础之上征收个人财产和用地。

至于合理赔偿,则以市场价格为核心展开谈判。



与这一情况完全相反的印度,近几年一直出现强行征地的新闻报道。在政府与民众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警察以强势手段介入,强行征地,暴力拆迁。

比如南迪格拉姆村,这里被政府相中,计划建设化工业集中区域。

村民对此事高度不满,因此与政府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2000名警察在双方纠缠两个月之后强势进入南迪格拉姆村,用暴力手段驱散抗议者,引起了非常强烈的社会反响。

迫于舆论压力,政府不得不放弃征购土地和建设化工业区的项目。

暴力拆迁行为,也让印度司法部门展开了反思。

四、结语

暴力拆迁这样的行为在世界各国都屡见不鲜,民众和官方发生冲突的事迹更是不在少数。

想避免像1996年釜山拆迁这样的情况发生,民众与政府应该积极沟通,政府也应当给出合理的拆迁赔偿,尽可能满足民众的正常需求。

参考资料:

1、环球网 文《韩国“龙山惨案”受害者:严惩责任人 拘捕前总统李明博》



2、中国青年报 文《世界各国如何拆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