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子锋
阳春四月,绿意盎然。记者跟随最高人民检察院“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采访团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探访“皖”美安徽在民生领域的检察新成效。
“检察+交通”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们‘春泥’未检的名称取自古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我们的行动去保护未成年的‘花朵’。”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主任王方讲述着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品牌“春泥”未检的故事。
近年来,各地基层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相继打造出独具本地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品牌。
王方介绍,“春泥”未检品牌通过探索司法保护、“五大保护”、一个基地的“1+5+1”未成年人保护实践之路,用实际行动做实做优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工作。
这一品牌为何能在安徽独树一帜?原来,龙子湖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将“检察”与“交通”融合,将“强制报告制度”拓展到了交通领域。
在蚌埠市龙子湖区出租车司机小站的窗户上张贴着宣传标语。人民网记者 王子锋摄
记者了解到,该检察院定期为出租车司机开展法治课堂、发放宣传材料,鼓励司机遇见有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第一时间向市道路运输服务管理中心报告,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或举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
“作为一名家长,我非常愿意参与到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
“河湖长+检察长” 点“靓”淮河新美景
蚌埠地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是千里淮河唯一穿过主城区的城市。但是由于河道淤积、生态退化等问题,淮河两岸曾是蚌埠“脏乱差”的集中地带。
在蚌埠市2022年启动“靓淮河”工程后,蚌埠市检察机关聚焦河湖管护中的突出问题,在全国首推“市级检察长兼职市级河湖长”工作法,让检察监督深度融入到市河长办的常态化工作之中。
“我们制发了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清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近500吨,清理河道近60千米,拆除非法养殖点、违章建筑等6000多平方米。”在龙子湖枢纽,蚌埠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介绍。
在龙子湖枢纽上眺望靓丽的淮河美景。人民网记者 王子锋摄
依托“河湖长+检察长”的工作机制,蚌埠市检察机关通过提起公诉、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等方式,依法惩治了多起危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
如今在蚌埠,市民能感受到“柳岸沙明对夕晖,长天淮水鹜争飞”的靓丽壮美景象。
“检察+N”齐发力 帮助农民工解“薪”愁
农民工讨薪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在蚌埠市的五河县有了“新解法”。
“我们开展的支持起诉工作,主要是通过向农民工等诉讼能力较弱的民事权利主体提供法律帮助、协调调查取证、提供支持起诉意见的方式来保障给他们的诉讼权利。”五河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妹向记者介绍着经验做法。
此外,五河县人民检察院在支持诉讼的基础上构建了“检察+N”机制,通过与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妇联等多部门联动协作,在调查取证等环节提供必要帮助,保障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解决问题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五河县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主任王博补充说。
支持农民工起诉工作在五河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以高质效的检察履职更好地助力农民工解决‘薪’愁,2024年以来,共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合计180余万元。”王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