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央军委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为基础,组建了高等军事学院,首任院长是刘伯承元帅,继任院长是叶剑英元帅,前后两任院长都是元帅坐镇,组建中央对这座院校的重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也曾经担任高等军事学院的院长,他叫陈伯钧。

陈伯钧有哪些特殊的人生经历呢?

陈伯钧是四川达县人,生于1910年。

早年时期,陈伯钧主要在家乡读书,曾就读于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生时期的陈伯钧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因此被开除学籍,当时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胸有报国之志的陈伯钧决定投身军营,于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在此期间,表现出众的陈伯钧受到组织的关注,于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所吓到,而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秋收起义,陈伯钧就在起义队伍中担任排长的职务,也就是说,陈伯钧从一开始就是毛主席手下的人。

在此期间,陈伯钧险些因误杀上级而丧命。

当时,陈伯钧担任工农革命军教导队副队长,在一次战斗中,陈伯钧缴获了一支锈迹斑斑的手枪,因手枪拉不动枪栓,受到队长吕赤的嘲笑,后来,陈伯钧把枪给修好了,然后拿着到队长那里去炫耀,在拉动枪栓的同时,竟忘记里面还有一颗尚未击发的子弹,结果,吕赤应声倒地。

陈伯钧误杀上级成为事实,很多人主张杀掉陈伯钧,此时,毛主席站了出来,经过主席的一番讲理,终于做通了大家的工作,陈伯钧这才保住了性命。

事实证明,毛主席可以说是慧眼识珠,陈伯钧没有辜负主席的恩情,成为一个难得的红军干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此时的陈伯钧已经是红五军团的参谋长,红五军团在长征中执行的是后卫任务,作为参谋长的陈伯钧与军团长董振堂密切配合,使敌人不能靠近红军主力半步,由此获得“铁屁股”的称号。

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仰仗着兵强马壮,想要篡夺中央红军的领导权,陈伯钧因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做法,被张国焘处置,调到红军大学担任教员,后来,陈伯钧被调到红二方面军担任军团长,成为为数不多的在三大方面军都有经历的高级指挥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伯钧被委以重任,出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成为仅有的六名旅长之一,在此期间,陈伯钧因与一名司机发生争执,打了司机,传遍全军后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毛主席对陈伯钧进行了严厉批评,陈伯钧被撤销了旅长的职务,1943年才被任命为副旅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伯钧先是在湖南担任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然后又被调到解放军军事学院,协助刘伯承元帅进行学校建设和军队训练工作,1962年,陈伯钧接替叶剑英出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在1955年的授衔中,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

1966年十年运动开始后,陈伯钧受到严重冲击,幸好毛主席出面解围,周总理对群众说:“主席讲陈伯钧同志,是一位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于是,陈伯钧逃过一劫。

1974年,陈伯钧病逝于北京,终年64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