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章榆、实习生张怡茜
贵阳市内的一家代驾服务撮合平台公司研发人员占比75%,高级工程师约占30%,有较强发展潜力。但由于缺乏实物抵押,面临融资瓶颈,该公司资金需求未获有效满足,制约了扩大生产的能力和技术创新的速度。
2024年度贵阳贵安知识产权发展报告发布现场。张怡茜摄
2024年,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在省级知识产权局指导下,主动对接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省内首次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评估、登记和质押融资备案等,帮助企业获得一笔50万元银行贷款,解了企业在生产与技术研发投入上的“燃眉之急”。这是贵阳市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如何确保知识产权功能发挥实效?4月24日,贵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党委书记、局长饶祖跃在发布2024年度贵阳贵安知识产权发展报告时表示,贵阳市在预审服务、专利运营、金融赋能等方面创新发力,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迈上新台阶。
为推动“知产”变“资产”,贵阳市聚焦全市重点产业,联合银行机构等主动靠前服务开展金融赋能。“2024年,助力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贷款20亿元,发放贴息补助149.5万元。”饶祖跃说。
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如何推动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贵阳市以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和专利转化服务活动为重点抓手,走进辖区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有效存量专利盘点。据统计,2024年贵阳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和专利转化服务活动14场,完成8918件高校、科研机构的有效存量专利盘点。全市134家创新主体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数量,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279.49%。
缩短专利审查周期,能有效帮助创新主体更快地获得专利保护,抢占市场先机,更是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前提。饶祖跃介绍,2024年,贵阳市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实现预审平均周期缩短至3.17个工作日,专利授权率超过90%,跑出了知识产权服务“贵阳速度”。
饶祖跃表示,将以新突破为新契机,在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