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维玺
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再次澄清了中美经贸关系事实,系统阐释了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阐明了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损害,展示了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意志。事实一再表明,平等对话是解决中美经贸分歧的唯一正确选择。
一、“美国对华合作吃亏论”根本站不住脚
巨额贸易逆差是美国对各国祭出关税大棒的重要理由,也是美方鼓吹“吃亏论”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双边经贸关系的内涵早已超出货物贸易范围,货物贸易差额不应是评价中美经贸往来获益的唯一标准,客观评价中美经贸往来获益情况更需要建立多维立体视角。在服务贸易领域,2024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318.4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服务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国。在双向投资领域,美资企业在华获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和经营利润,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为美国带来的隐性红利更难以计算。
即便是在被美国政府屡屡诟病的货物贸易领域,货物贸易差额也不能代表中美贸易往来的全貌。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原油、飞机等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大市场为美国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美国大豆协会(ASA)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总额占其大豆出口总额的57.7%,每年美国农民生产的大豆约有1/3销往中国。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也大幅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和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表面上看,中美贸易顺差记录在中国,但贸易背后的“利益顺差”多在美国,美国贸易商和跨国公司从中获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
市场不会撒谎,中美经贸合作已经取得的成绩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不否认中美经贸合作为中国更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提供了帮助,但也绝不是一边倒地只对中国有利,而是同时惠及双方的理性选择,所谓“美国对华合作吃亏论”站不住脚。
二、中国始终以最大诚意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大局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充分认识到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对于中美两国人民以及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始终以最大诚意维护中美关系和中美经贸关系大局。自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协议义务,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扩大自美进口等方面积极回应美方关切。同时,协议执行期间正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时期,全球经济和贸易活动遭受重创,美国自身也存在部分产品产能有限、价格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不足等掣肘因素。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克服万难,2020年和2021年自美货物进口分别实现了10.1%和31.9%的增速。根据美方统计,2020年在美方整体货物出口比上年下降13.4%的情况下,对华货物出口增长15.9%,2021年对华货物出口也实现了21.9%的高增长,对华货物出口额占美方货物出口总额比重由2019年的6.5%提高至2021年的8.6%。
反观美国,美方未落实协议相关承诺,并罔顾协议精神,持续升级对华全方位打压遏制,阻碍正常的双边贸易与投资活动,对中美经贸合作造成严重干扰,也破坏了协议执行的氛围与条件。美新政府上台以来,以国家安全为名迅速推行一系列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根本上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经贸秩序。美新政府上任不足百日,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乱拳,对华额外加征关税水平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铁杆盟友亦未能幸免。从美方2018年起对华加征301关税实施效果来看,虽然美国对华逆差占比下降,但对全球逆差增加,美国企业竞争力和消费者福利也受到严重损害。事实证明,被美方视为“良药”的关税并不能根治美国贸易逆差的疴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最终必将损害美国长远利益,也将破坏全球合作根基,影响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正因如此,美国滥施关税的行为遭到了国内抗议和国际抵制的双面夹击。
三、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美国新政府上台以来,以美国优先为由,向世界各国挥起关税大棒,给全球经济复苏造成重大障碍,面临世界多国的反对。中国被迫针对美国连续3轮关税采取了坚决反制措施,但反制不是目的,只是中方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中国仍然坚信平等对话与互利合作是解决问题和弥合分歧的最好方式。被美方推崇的“关税之王”麦金莱在现实压力面前最终转变为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当前的关税铁幕亦难以阻挡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国将继续坚决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中国式的坚守和坚持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最大的确定性。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希望美方改变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满足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