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骑遇”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游活动现场。
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环线路线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文 毕晗/图)最美人间四月天,骑行光明城野间,田园里的科学城,山水风光入画来。
4月24日,光明区“追光·骑遇”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游活动举行,200多名骑行爱好者自在追风中领略田园都市风光。
作为“田园里的科学城”,光明区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大雁山、大顶岭等群山环抱,茅洲河、光明湖等湖光潋滟。近年来,光明区坚持塑造高品质田园都市风貌,围绕打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目标,实施“山水连城”计划,不断完善郊野徒步、滨水骑行、城市漫步体系,积极营造全域、全链、全场景骑行氛围,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光明科学城“山、水、城”交融的独特魅力。
当日,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骑行驿站的正式运营,以及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环线的建成,标志着光明区向着打造“骑行运动之城”迈出了坚实一步。
未来,光明区将实施休闲骑行道三年行动,加快落地“1+6”骑行环线规划,加快建设完成虹桥公园环线和大学环线,3年内建设完成125 公里休闲骑行道。同时,光明区将携手喜德盛公司等一批优质自行车企业,加快集聚自行车制造、智能运动装备、赛事活动运营等业态,构建“骑行+”全产业链,协同促进光明区文化、体育、旅游、商业高质量发展。
“骑行+业态”
构建全链条骑行经济生态圈
4月19日至21日,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科学技术馆迎来3天试运营。这艘代表未来的“大飞船”让参观者大呼新奇好玩,科技感十足,有望成为大湾区科学旅游新晋顶流。
市民对深圳科学技术馆的正式运营期待值拉满。借此契机,光明区在去年建成18.8公里骑行道示范段基础上,此次建成开放总长9.7公里的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环线。
活动现场,光明区政府与喜德盛公司签约。光明区提出“骑行+业态”理念,联合本土自行车龙头企业喜德盛,推动“骑行+科研”“骑行+产业”“骑行+文旅”“骑行+赛事”“骑行+消费”五大方向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骑行经济生态圈。
同时,“山海连城·骑乐无穷”微信小程序光明区体验版首发上线,集骑行路线查询、驿站导航、骑行预约等功能于一体,以技术赋能提升智慧骑行体验,标志着光明区以“骑行”为支点,推动城市智慧化、绿色化、人文化的系统性升级。
活动现场,光明区还面向骑行爱好者、博主、专家颁发骑行体验官证书,实现从“管理”到“共治”的治理模式突破。通过赋权、赋能、赋责,将公众转化为城市共建伙伴,为智慧治理、公众参与、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与此同时,光明区为新成立的骑行队伍授旗。四支骑行队伍包括:由骑行爱好者、骑行博主、自行车协会专家组成的骑行环境体验官队;由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高校师生中骑行爱好者组成的高校骑行队;由喜德盛公司自行车生产员工、骑行爱好者、骑行教练组成的骑行志愿服务队;由企业家中骑行爱好者代表组成的益企同行队。此次授旗行动整合企业、高校资源,将健康理念、社群活力与区域发展目标结合,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多维协同。
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驿站及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道开通揭牌,标志着科学城从“产业孤岛”向“人文生态智慧新城”转型。该场景融合人本需求、生态友好、科技创新,未来可深化“科技+生活”主题,结合APP导航、共享单车数据整合优化体验,或联动科普展览拓展功能。
再添打卡新路线
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环线开通
此次“追光·骑遇”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游活动,以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为起点,途经果场路、欢乐田园内部路、科学大道、深圳科学技术馆内部路等线路,以深圳科学技术馆南门为终点。
四月的深圳,清风拂面,湖山曼妙,处处洋溢着盎然绿意。骑行在光明科学城的城野间,科学之光映衬生态之美,田园风景与高颜值城区相映成趣。
根据最新发布的《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2025-2035年)》。未来十年深圳将建成1000公里以上的休闲骑行线路,打造“山海连城 骑乐无穷”的深圳骑行品牌。
为助力全市高标准打造休闲骑行道,光明区按照“高质量、高颜值”要求,合力打造“骑行光明”靓丽新名片。2024年年底,光明区休闲骑行道示范段项目正式对市民开放,是全市首个系统完成建设的骑行道。该示范段以“韵动山水、骑趣光明”为愿景,构建沉浸式绿美光明展廊,致力于为市民打造融合山水田园风光和科研创新人文魅力的骑行体验。
此次活动上,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环线正式亮相光明科学城核心区,以“艺趣山水·科探未来”为理念,构建一条融合科学探索、艺术人文与生态休闲的沉浸式骑行体验线。
环深圳科学技术馆骑行环线衔接欢乐田园大美自然景观,串联科学公园生态绿芯、深圳科学技术馆等标志性节点,接驳光明地铁站、科学公园地铁站及楼村地铁站,全长约9.7公里。沿途可畅游科学公园的智慧互动景观,感受深圳科学技术馆的尖端创新展陈,邂逅国际美术馆的艺术灵感,再穿越欢乐田园的阡陌花海,实现“骑行之乐与科创之美”的完美交融。
益企同行队中的光明本土企业家吴佳表示,“今天第一次深度体验这条新建成的骑行道,感觉非常舒服。沿路经过的田园风光是深圳独有的,线路还串联起深圳科学技术馆等重要节点,科学与田园交织,非常值得来打卡。”骑行爱好者赵先生也表示,“骑完全程很放松,特别是骑到欢乐田园段时,凉风习习,风光旖旎,有这么好的环境和设施,以后还要经常带孩子过来一起骑行。”
串联商圈文旅节点
“骑行+”经济新业态大放异彩
骑行道建设是光明区“山水连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城市慢行系统的亮点举措。集休闲、社交、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户外骑行,推动多种“骑行+”经济新业态兴起。
光明区“骑行+产业”大有可为。骑行市场不断拓宽,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机遇。光明区本土自行车龙头企业喜德盛,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自行车高新技术企业,位居中国自行车自主品牌前列,年产能超500万辆,产品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活动中,喜德盛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驿站正式投用。该驿站集自行车租赁销售、维修配件、骑行穿戴装备、能量补给等功能于一体,是光明区首个落地运营的综合骑行服务中心。
除了喜德盛这一龙头企业,光明区在自行智造上下游环节,也集聚了众多优质企业。目前,在智能控制、智能传感领域,光明区集聚了和而泰、安费诺、诺安智能、纽迪瑞科技等优质企业;在新材料领域,集聚了以新星轻合金、光大同创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在特种轻质合金、碳纤维材料的研发与制造领域技术领先;在新型储能领域,集聚了贝特瑞、欣旺达、科士达等优质企业。
此次骑游活动设置多个打卡点,带动“骑行+消费”“骑行+文旅”。以欢乐公社打卡点为例,这里聚集了“光明三宝”等地标性美食打卡点,包括光明招待所(科学城店)、新湖十一烧鸡、田园食府等美食店及创意街区,市民在骑行之后,可到欢乐公社大快朵颐,给身体补充能量。同时,骑行道沿途还有欢乐田园,可体验露营、田园采摘、围炉煮茶等,此外,还可登上科学公园北翼科学顶,打卡天空之镜,拥抱大自然氧吧。
光明区以骑行道为纽带,充分整合绿道、碧道、田园、公园等资源,营造以绿色生态为本底,打造多功能复合的运动场景、生活场景、文旅消费场景,实现“一条骑行道带活一个片区”的效果,推动光明区“骑行+”经济新业态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