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体育馆的计时器归零时,青岛替补席有人把毛巾摔在了地上。杨瀚森蹲在技术台前系了三次鞋带。



广厦球迷的欢呼声像潮水般漫过球员通道。

这场生死战打了足足48分钟胶着战。青岛队带着联盟第二年轻的阵容,硬是把常规赛冠军逼到最后一秒。刘维伟赛后反复整理西装领口的动作暴露了他的不甘。

这个少帅带着平均年龄23岁的队伍,差点改写CBA历史。



杨瀚森的NBA选秀计划突然被聚光灯锁定。美国选秀网站把他排到次轮末位,但现场球探报告写着"移动速度比预期慢20%"。

这个19岁中锋昨天在吴骁防守下,有三次必进球弹框而出。去他妈的数据统计,关键回合的软手才要命。

青岛更衣室里的矿泉水瓶堆成了小山。王睿泽的护膝还在渗血,这个打了42分钟的拼命三郎正负值全队最高。但媒体只关心杨瀚森的机票订在几号。



年轻球队的悲哀就是这样,聚光灯永远只追最亮的那颗星。刘维伟说支持弟子追梦时的微表情值得玩味。他当然知道杨瀚森走了意味着什么——青岛队内线将出现巨大真空。

但俱乐部需要这块"NBA独苗"的金字招牌,哪怕只是去选秀大会坐冷板凳。广厦那边传来胡金秋的咳嗽声。

他们赢得很不体面,三个主力带着伤打进四强。王博教练说"要相信老队员的意志",可更衣室柜子上摆着的止痛针不会说谎。



这支疲惫之师能过辽宁那关?鬼才信。

有意思的是没人讨论赵嘉义7投0中的离奇表现。这个国家队边缘人用灾难级发挥证明了自己为何总是最后被想起。某些球员啊,给他机会都不中用。

杨瀚森收拾更衣柜的动作比平时慢了三倍。



他的美国特训师发来消息说需要增重15磅。但问题是增重后会不会更慢?CBA的慢动作在NBA就是致命伤。

当年周琦的教训还不够深刻?青岛球迷开始在场馆外高喊"下赛季再来"。他们没意识到这支青年军可能永远凑不齐原班人马了。

职业体育的残酷就在于此,成长总要付出分崩离析的代价。



我个人觉得中国篮球总在重复同样的悲剧。我们把苗子捧成巨星,然后眼看他被更大的舞台打回原形。

杨瀚森面前有两条路:当个CBA顶级中锋,或者成为NBA饮水机管理员。但现实可能更残酷——他也许两者都够不着。

球馆保洁阿姨正在清理看台上的彩带。那些飘落的碎屑像极了被透支的青春,绚烂过后只剩满地狼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