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学生提图安是一位跑步爱好者,提图安经常在市内的跑步路线上自律地锻炼,也练就了一身好看的肌肉。
(示意图)
和其他的运动者不同,提图安在跑步时,心里其实还在想着别的事——这位客户是要求什么配速来着?是跑5km还是10km来着?我得再看一遍…
没错,这位经常在市内跑个不停的小哥,其实是利用跑步在做兼职!
除了是一名跑步健将,提图安还是个“专业”的代跑员——为他的客户们提供live版的跑步数据。
和游戏代练差不多,客户只需要把跑步软件的账户告诉提图安,提前交代好自己想要的结果(多少公里,配速多少,或者特定跑步线路),提图安就能一边跑步一边把跑步手表里的数据上传到手机里登陆的这个账户,营造一种这个账户刚跑完步的假象。
提图安的收费并不便宜,10公里就要收取大概20-30欧元的费用,折合下来每公里就要2-3欧元。不过具体费用要看客户的公里数和配速要求。
这还只是平常的跑步,如果遇到客户想让提图安代跑马拉松或者长距离,抑或还有什么特殊要求,提图安会报价更高。
所以,这种收费如此昂贵的“大学生代跑”,会有客户么?
你别说,客户简直太多,甚至跑不过来了…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外网著名的运动社交平台Strava了,Strava兼具运动软件具备的数据记载和社交软件具备的交互点赞加好友聊天等功能,属于是运动人的天堂,里面有浓烈的运动氛围,大家互相点赞评论打气,查看自己每周的训练数据,为目标做出科学的努力。
Strava在全球吸引了超1.35亿位用户,大家喜欢上面的社区氛围,也喜欢平台的个人性质。
Strava只允许个人用户加入,用户上传运动数据时也难以用外挂软件等手段舞弊,所以每个人的运动数据都相对真实可靠。
但作为一款网络app,创办者终究还是无法阻止用户主动将自己的账号泄露给他人,让他人登陆后代运动的奇葩操作…
不仅在法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国都有火热的Strava代跑现象。
一位住在伦敦的45岁比利时运动员A也是代跑人之一,他的长跑成绩斐然,经常有人慕名前来买下他的高速移动。
而A也是个聪明人,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和体力,他居然想出同一场跑步带上3名客户的办法。
他先在自己手机上登录了一位客户的账户名密码,又让剩下两位客户把跑步手机专门寄给他,让他揣在兜里跑。
这样他跑一次步就成全了三个人的账号,鉴于A提前已经知道这三人互不相识,所以三个账号跑步数据一模一样也没有关系,不影响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发出相同的惊呼声:“哇,大神!”
A也表示,很多人联系他代跑,要求不同距离,最短的甚至仅仅4-5公里,但要求更高的配速。
他还自豪地表示,他的代跑服务令客户们都非常满意。
作为临退役运动员,A的收费也比巴黎的大学生提图安高很多,每公里他会收取3-5欧元的费用,马拉松一次收取200欧元。
另一位伦敦IT专家Gil在知道这个新“兼职”路子后,也因为爱好跑步而加入了代跑服务阵营。
他平常居家上班,下班后总想去周围公园和河边跑跑步。想到为素不相识的人代跑,他觉得挺有意思,而且想到“有人帮我付钱,让我喝咖啡,喝能量饮料和吃香蕉,像是在赞助我的跑步,这感觉简直太棒了”,就开始经营起这门生意来。
由于没什么名气,跑步水平也一般,Gil收费低廉,1公里仅收费0.5镑。
Gil还懂营销,准备推出订阅计划,让订阅他的人能够包月享受优惠和完整服务,比如享受每周代跑3次10公里,一个月代跑12次10公里,“仅收取”42镑的包月费用。
不过对于考验人的马拉松,Gil还是收取200镑的“标准费用”。
除了代为跑步,Gil还会代客户骑行,刷出好看的骑行数据。对于异地的客户,Gil甚至会再度外包骑行任务给当地的骑行者,营造一种真实的感觉。
一次曼彻斯特市中心到郊外的100英里骑行,Gil收费16镑。
Gil虽然水平一般,但如今靠着“良好服务”,已经拥有几十个客户…
甚至在印度尼西亚,代跑服务也越来越有市场。
印尼首都雅加达的17岁青少年瓦尤Wahyu Wicaksono就是其中的“老牌代跑人”。他平均每天为高达76位常客跑一到两次不同长度的路程,不惜一次带上数十个电子设备在书包里…
他解释了自己做这行的理由:
“跑步从小就是我的爱好,我经常参加跑步锦标赛。做Strava‘骑师’能赚不少钱,所以我想,为什么不呢?”
瓦尤的收费也很吸引人,4分钟跑1公里的配速跑仅收费0.64美元,8分钟跑一公里更便宜,仅要0.32美元。
他表示,自己在X和ins上都很活跃和火爆,他的广告刚上线6天,他就收到了8位客户的消息。
瓦尤对马拉松和比赛代跑的收费更高,不过目前大部分人都是找他日常跑,他收过一单最高的代跑也只是6.35美元。
除了以上这些对媒体坦白代跑内情的人,TikTok上也出现了直接坦白参与这项特殊业务的年轻人。
美国纽约用户@Veljko就表示自己是一名Strava“骑师”,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定制跑步,甚至可以伪装成跑步中的客户给客户妻子报备行踪,发路线必经之处中央公园照片…
“什么服务都可以,只是对应不同的价钱…”
视频最后,Veljko还表示自己做这行没有一点内疚和自责,公开出来的原因也足够简单:为了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而到底是什么客户会找到这些“骑师”代跑呢?
据骑师们反馈,客户一般都是中年人,都有日常工作,所以“没法跑步“,有人是因为没时间,还有人是因为短暂受伤了但是又想继续保持跑步记录。并非所有所有客户都只是为了炫耀一个好成绩,有的只是为了给家里监督减肥的亲人交差,骗他们自己今天完成了既定的运动。
骑师们表示不少交易只是一次性的,只是为了让朋友们突然惊叹一声“ta原来这么厉害”,就再不找上门来。而大多数代跑其实没有要求高配速,中等水平的配速正和他们心意。
但有人的确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高看,他们中有的在做长期任务,为了得到在朋友排行榜中长期位列前茅的“山地之王”/“山地女王”徽章。
甚至,有的跑步者会因为长期出色的成绩和可观的朋友数量获得运动品牌的临时赞助,或者名额有限的竞技比赛的资格,所以,有些人会因为这些切实的利益而找人代跑。
尽管,如果Strava平台发现代跑会对账户进行封禁处理,品牌方也可能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因赞助者使用欺诈手段而失去的权益。
但如今,代跑服务仍然销量火爆,发展势头大好…
专业人士,Strava代跑现象反映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地位”:
“这是一种向网上其他人发出信号的方式,表明你因为身体健康、专注且自律,所以会在上班前起床跑10公里——即使你实际上还在床上。
这体现了人们为了在网上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会不遗余力。
在社交媒体时代,他们这样做似乎只是为了保持好看的数据和炫耀的资本,因为在这个自我形象至关重要的时代。Strava 的‘竞赛’鼓励用户争夺排行榜前列,这也可能成为他们使用作弊手段的原因。有些人只是沉迷于点赞。
世界各地都有身材健美、囊中羞涩的学生,以及忙于维护形象、衣橱里积满灰尘的昂贵运动鞋的社会精英。
Strava是滋养强迫症的完美工具。与他人不断比较可能会助长表现焦虑。这可能影响自尊心,造成挫折感或自我贬低的情绪。我们有时会拿自己与不切实际且无法达到的标准相比较。
但比起批评,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跑步赚钱听起来我会耶!
“我可以接受雇佣”
“作为一名跑步者,这太夸张了,但同时,我希望有人可以雇佣我帮他们跑几趟 ;)”
“终于找到一份我有资格做的工作了。”
当然也有很多严肃的网友感到很悲哀:
“这个事件是了解当下社会的一扇窗户。”
“因为他们想要荣誉、数据和地位,却不想付出努力。
这和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购买‘点赞’和粉丝,或者骑自行车并声称跑得很快,或者在考试中作弊的原因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感情出轨提供借口的一种方式。 ‘我不可能和那个女人上床,我当时正在跑10公里,Strava的数据就是明证。’”
“为了我对人性的信心,请告诉我这只是个玩笑。人不可能这么自恋吧?”
“这就是作弊,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把作弊正常化?这简直就是道德败坏。
谁也别想说这不会伤害任何人。如果你这样作弊,你就是在欺骗你的朋友,而如果你在欺骗你的朋友,你还会用其他方式欺骗别人。
多久之后,有人可能犯下了滔天罪行,却用这款应用为自己辩护,说他们不可能犯罪,因为他们当时正在离案发地点几英里远的地方跑步?这头不知情的骡子可能正在为强奸犯或杀人犯提供不在场证明,而他们却毫不知情。
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诚实,道德越来越败坏。”
看起来,这个社会很多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如今都可以通过金钱购买替代服务,哪怕是运动,也不需要运动者亲自去参加了。
面子是好看了,但是运动带来的身体健康和朝气蓬勃呢?恐怕没有办法通过代服务就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