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汶川。

今天分享第4个工作室班学员的案例。

在江苏做少女写真的学员——宁老板,非科班出身,0资源,不会运营,甚至最开始连朋友圈都不发。

她刚入行时完全是“为爱发电”,接不到单,但就是这样一个“隐身摄影师”,后来却在当地写真市场做到了小头部,年营收稳定在60w

从「没单」到「爆单」,她做对了什么?

一、从0-1的蜕变:朋友圈运营+涨价

你可能不相信,宁老板刚开始做摄影的时候,微信好友只有几十个人,平时几乎不发朋友圈

更“离谱”的是还定期换微信号

她的逻辑是:

你超过两个月不跟我聊天,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联系了。

这也导致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1.潜在客户根本不知道她在拍照

2.知道她在拍照的客户,想找她拍的时候但却查无此人了

但那个阶段的宁老板,并不觉得是自己“不会营销”,反而一心觉得是“拍得不够好”,于是开始疯狂报摄影课、学技术。

直到后来,她参加了我们的【IP营】,才第一次意识到:不是她拍不好,是根本没人知道她会拍!

很多同学都知道,我们营里的slogan叫做:想是问题,做是答案。

那段时间,她跟着我们做「21天朋友圈日更打卡活动」,重拾微信,开始运营朋友圈,至少每天发3条,同时憋了三天,写出人生第一篇「人设文」

也把报价从699,一口气涨到了1280。

结果那篇人设文一发,评论区立马来了3个全款付费的客户。接下来的几个月,开始频繁接单,一个月拍十几二十单

这让她第一次尝到了做摄影师的成就感。


二、从1-10的进阶:学会“借势”,让爆单变成常态

如果说从0到1是意识的觉醒,那从1到10,靠的就是格局和方法。

宁老板的热度没有昙花一现,是因为她懂得「借势」

在工作室班课上会讲,“借势”有两个维度:

大势:比如口罩后的报复性消费、三胎政策等国家势能的推到

小势:借助某个人、某个网红,或者说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撬动流量口。

而宁老板能从独立摄影师做到当地的小头部摄影工作室,正是靠着这两种“势”起飞的。

第一个势是借【节日的大势】。

在写真行业,除了生日、纪念日,节日就是最天然的拍照动机。

宁老板抓住的第一个机会,就是圣诞节。

为了拍圣诞主题,她干脆租了一个场地布置圣诞树、礼品盒、挂饰等元素,不仅解决了布景问题,也直接促成了她工作室的诞生

也是因为有了场地,每年的圣诞节,她都会小爆一波。哪怕是她本人,每天也得拍2~3组,忙得脚不沾地。

还有一次,是她借助“人”的势

自从上完我们工作室班后,宁老板心里埋下了一颗“拍网红”的种子。

恰巧有一个网红联系到她说要拍写真,就顺利成章地达成了合作,两人共创把作品发到抖音上。

结果那条视频直接爆了。网红的粉丝们“闻着味儿”来预约。

从那一波开始,她至少拿下了20w+的营收全靠自然流量,0投流,0推广

更关键的是,从那以后她彻底建立起了在本地市场的“专业口碑”。

所以,真正的「借势」不是蹭热点这么简单,而是:顺势而为+做足准备+推出好内容。


最后,总结一下宁老板从“为爱发电”到成为当地小头部的几个点:

1.放下艺术家的身段,通过朋友圈运营,拉高用户信任

2.果断涨价,让自己从“廉价摄影师”中脱颖而出

3.学会借势,利用节假日和红人效应,打造势能

宁老板一开始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摄影师的通病:你根本没让别人知道你在做摄影接单!

明明拍得不差,但朋友圈死气沉沉,客户压根没印象你在拍照。

偶尔有人知道你在拍,还因为你名字太陌生、朋友圈太空、微信头像像机器人……不敢下单。

很多同学说,自己的经历普通,不值得说,人设文也不知道怎么去写。

但其实只要把你最真诚对待摄影的态度,还有拍照的初心描述出来,就是可以打动到很多人,如果能加入一些故事细节,就更好了。

营销是说故事,但是一定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发心的表达更深入人心。

人心都是肉做的,套路,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利润。但是真诚,永远是通向一切的必经之路。

所以,真诚地多表达,多发声,让别人注意到你,知道你在做什么,知道你在想什么总归会有些收获的。

最后,给大家准备了一份《33个常见问题销售话术》

可以扫码加我扣【330】领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