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四月,书香漫卷。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浏阳市大瑶镇杨花村迎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书香盛会。4月23日,由长沙图书馆主办的“外国友人读长沙”主题活动,邀请来自18个国家的外籍友人走进杨花书院,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乡村建设对话与经典诵读,在千年文脉与当代乡村振兴的时空交响中,书写了一曲中外文明交流的动人篇章。

上午11时许,留学生们抵达书院,杨花书院讲解员介绍,这座占地2286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正是长沙“图书馆+书院”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书院内设“杨花村乡村记忆馆”“乡创工坊”等特色空间,既陈列着《杨花村志》等地方文献,也展示着村民创作的竹编、夏布非遗作品。参观完书院留学生们参与了“阅天下,邂逅图书馆之美”打卡活动,在旅行中走进一个馆,爱上一座城。来自埃及的宋守诚手持“阅天下游学护照”,在书院雕花门楣前郑重盖上首枚印章。“这座书院让我想起开罗智慧宫,它们都是知识传播的灯塔。”


△留学生排队给自己的阅天下游学护照盖章

揉粉、包馅、塑形……在书院外的凉亭,外籍友人们系上布围裙,跟随非遗传承人学做清明时令美食艾叶粑粑。来自加拿大的刘京雨将制作过程称为“舌尖上的考古”学习到了艾草在中医里的药用价值。留学生们将亲手制作的碧绿团子送入蒸笼。当混合着艾草清香的蒸汽弥漫开来,来自马来西亚的王佩文动情地说:“这让我想起母亲做的娘惹糕,食物真是最温暖的世界语。”


△留学生们制作艾草粑粑

午后书院,留学生们朗诵《沁园春·长沙》,来自刚果的本杰明随着“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韵律轻轻击节。杨花村村干部配合多媒体投影的浏阳河实景画面,特别推介了本土诗人刘善泽的《浏水棹歌》。“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这不仅是山水赞歌,更蕴含着湖湘儿女敢为天下先精神密码。


△留学生们朗诵《沁园春·长沙》

在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中,中外嘉宾围绕“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展开深度对话。杨花村村干部通过数据可视化系统,展示了杨花村的蜕变,杨花村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将家乡的魅力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这些实绩令尼日利亚的马丽娜频频点头:“中国乡村的智慧转型值得借鉴。”外籍友人的分享同样精彩纷呈,越南的阮陲蓉展示了河内传统水上村落保护案例。


△留学生美乐分享自己家乡建设情况

活动尾声,长沙图书馆副馆长魏海燕向记者阐释活动深意:“我们正在构建阅读外交新模式,通过让外籍友人在长沙读山水、读乡愁、读发展,将全民阅读推广转化为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夕阳西下,外宾们在返程车上翻阅着特别定制的《杨花记忆》图册,此刻,杨花书院门前的千年古樟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跨越山海的书香之约轻轻和鸣。


△留学生们在花书院门前合影留念

通讯员陈一诗 潇湘晨报记者刘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