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又被告了,这次告他的是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本周,百多所负有盛名的美国大学联署批评特朗普政府“危及美国高等教育的史无前例的越权行为”。美国最聪明的人和最疯狂的人之间的对抗因何而起?特朗普插手教育界伤害了谁?



Part.

1

哈佛大学,这所诞生了8位美国总统和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顶级学府,正面临建校近400年来最严峻的政治挑战。它无畏政府断供和收税的双重威胁,其校长写下洋洋洒洒的公开信带头“硬刚”特朗普,率先展开了一场与特朗普政府轰轰烈烈的抗争。



哈佛大学学生利奥·格登在采访中表示,“现在,这里的所有学生都为哈佛捍卫学术诚信和言论自由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只希望哈佛能够继续顶住来自特朗普政府的任何压力。”



4月11日,哈佛大学收到特朗普政府官员发来的电子邮件,政府勒令其进行政策改革,并列出了十项具体要求,包括削弱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务中的权利、停止优待少数族裔、关闭多元化项目等,否则哈佛的联邦资金将遭到削减。邮件署名的三人都是“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的成员。

对于这些冠冕堂皇的整改要求,哈佛校长艾伦·加伯14日发布公开信强势回击,“无论哪个政党执政,政府都不应决定私立大学可以教授什么、可以录取和雇佣谁,以及可以研究哪些领域。”

哈佛以此打响了对抗特朗普政府的第一枪。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收到邮件的那一刻,哈佛即知退无可退,若此时妥协,388年的校史将沦为笑柄。这已非单纯的政策分歧,而是对大学独立性的赤裸侵犯。学术自由乃美国的立国根基,联邦拨款本应托举科研而非胁迫其站队。哈佛的底线清晰如刀,资金支持并不代表我必须支持你的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高压政策接二连三向哈佛砸去。



就在哈佛校长发表公开信的数小时后,特朗普政府就迅速冻结了对哈佛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和价值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第二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失去税收豁免权,可能会使哈佛大学每年损失数百万美元。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称,“首先,关于哈佛大学,正如我所说,总统已经非常明确。他们必须遵守联邦法律。他还希望看到哈佛大学道歉,哈佛大学应该为校园里发生的针对犹太裔美国学生的恶劣反犹太主义行为道歉。”



哈佛大学没有道歉。

美国国土安全部威胁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生资质。第四天,特朗普继续炮轰哈佛,他认为哈佛大学是一个耻辱,认为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耻辱,称他们是反犹太主义者。

戏剧性的是,哈佛已然表态坚定与白宫进行抗争之际,美国《纽约时报》19日发文说,特朗普政府写给哈佛大学的整改邮件其实“发错了”,发出之前“未经授权”。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张国庆:

特朗普政府的这波操作表面混乱如草台班子,实则也是精心设计的试探。反犹主义大旗不过是块遮羞布:若高校顺从,则顺势推进管控;若遇顽强反抗,则亮出“政治诉求”的底牌。他对“管不着的领域”的偏执控制欲,恰暴露了其权力逻辑的荒诞本质。

这场学术自由与政府权力的斗争早已有迹可循。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举动让美国教育界如履薄冰。特朗普称要肃清象牙塔内自由派的影响,他签署行政令,要求解散被保守派视为“自由派思想输送管道”的教育部;调查几十所具有所谓“反犹”倾向的大学,冻结或取消至少七所大学总计超过120亿美元的资助,其中有六所是常春藤盟校;以及,撤销数千名国际学生的签证。



犹太裔的哈佛大学学术自由委员会联合主席史蒂芬·平克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哈佛描述为反犹太主义的堡垒是夸大其词。哈佛大学过去四位任期超过一年的校长中,有三位是犹太人。其中,哈佛现任校长艾伦·加伯就是犹太裔。

资深媒体人 萨苏:

从二战时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开始,反犹主义就成了法西斯的标签。如今谁要敢公开支持反犹主义,那简直就是给大学“贴封条”的正当理由。但仔细看看特朗普这波操作,表面上打着反犹旗号标榜自己“政治正确”,其实是把反犹当枪使,醉翁之意在“整校”。

Part.

2

在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纠纷升级一周后,4月20日,特朗普政府计划再削减哈佛大学10亿美元经费。21日,美国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控制其学术决策。

哈佛反抗政府的号角吹响,美国其他高校备受鼓舞。



200多所美国大学和学院校长于22日发表联合声明,指责特朗普政府对美高等教育进行政治干预。康奈尔、普林斯顿等九所顶尖学府已集体向联邦法院递交诉状。耶鲁大学的876名教职员工联名致信校方,要校方与其他学校“共同捍卫教育自由”。之前试图与特朗普妥协的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新的声明。代理校长克莱尔·希普曼表示,学校不会接受“强行干预”。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张国庆:

美国政府用行政令干预学校,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学术自由和多元办学被套上紧箍咒,校园自由散漫的学术氛围逐渐消散,官僚气愈发浓重。高校正处历史岔路口,若此时退让,后果将一发不可收拾。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特朗普当前对大学的举措,首要问题在于其与美国宪法精神相悖。美国自建国以来,学术自由始终是支撑国家200年繁荣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学的高度自治对美国的发展贡献卓著。然而,此类政策倾向将导致大学体系僵化,进而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倒退。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鲁伯称特朗普政府的这些行动是“几十年来对美国高校最大的威胁”。正当美高校与特朗普的对峙进入白热化之际,特朗普还把目标对准了在美留学生,上千名国际学生突然收到了被取消留学生身份的邮件,他们在美学习生涯正面临考验。

Part.

3

“我很遗憾地通知您,我们今天注意到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已终止了您在SEVIS的记录。”4月,一批留学生毫无征兆地收到这封邮件,他们突然间变成了“黑户”。



SEVIS即“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是留学生在美数据库,一旦记录被终止,学生将立即失去合法身份,他们需在规定时间内离境,否则将面临被遣返、未来签证受限等严重后果。自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以来,超4700名国际学生的SEVIS被突然终止。目前尚不清楚具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受影响,而收到邮件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同类”。



法律专业的李同学就读于加州一所大学,他迅速在社交媒体上组建群聊,让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能在里面互通有无。一时间,近1000名中国留学生陆陆续续涌入。李同学在采访中提到,“整个情况一开始是特别混乱的,海关还有移民局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说它关闭你的SEVIS,到底是什么标准,大家也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代表美国570多所公立、私立学院和大学的高等教育和移民联盟首席执行官米里亚姆·费尔德布卢姆称,现在对国际留学生的一系列举措颠覆了政府的所有惯例,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终止学生的学籍,对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几乎没有任何解释。

SEVIS被终止的原因如迷雾般不明,多数留学生只能靠猜测。在波士顿留学的郑同学距离大学毕业仅剩半年时间,却在4月8日突然收到SEVIS被终止的邮件通知,这让他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郑同学推测,这可能与之前和女友在街头发生争执有关,当时因路人报警,他在司法系统留下了记录。但事实上该案早已被正式撤销。郑同学的律师正在为他向移民局递交相关材料,申请恢复他的合法身份。

跟郑同学有类似处境的中国留学生很多。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许多人都曾有过被逮捕拘留的记录,但最终未被法庭定罪。部分留学生有过交通罚单记录,还有一部分留学生甚至没有任何负面行为,并不知道为何会成为“目标”。



部分中国留学生选择上诉。15日,朱可亮律师向联邦法院提交了超过500页材料,以四位中国留学生处境为案例,向法庭申请了全美范围内“临时禁止令”动议。

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主任 朱可亮:

移民局及国土安全部的行为涉嫌违反法定程序。此类大规模吊销学生签证之举在美国史上尚无先例,其既未就取消原因提供充分解释,也未赋予学生合理申诉权。受影响学生中绝大多数未被刑事定罪,多数仅涉逮捕、拘留或起诉但最终未被法庭认定有罪,案件多以撤销、和解或检方证据不足告终。依据美国法律,未经法庭定罪者视为无辜,相关记录不得作为负面依据。

Part.

4



然而,国际学生的处境远比想象的复杂,一场悄无声息的撤销F-1签证和终止SEVIS行动在全美蔓延开来。这一行动波及全美40个州、130余所高校。此轮受影响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于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这场风波背后,其实是一项追溯十年旧案的行动。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重新翻阅留学生们之前的资料,检视他们的签证资格。今年1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打击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反犹主义”,实际上却成了扩大签证审查的一个手段。3月,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已经逮捕了数名参与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国际学生。3月2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已经有300多名国际学生的签证被取消。

然而,当白宫发言人被记者问及美国取消留学生签证的标准是什么,白宫并未给出答案。



对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而言,压力更多一重。

3月19日,美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主席莫伦纳致函6所美国高校校长,要求其于4月1日前提供该校中国留学生的详细信息等,称中国在美顶尖机构安插研究人员,使其可直接接触两用敏感技术。

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主任 朱可亮:

最初普遍认为签证取消主要针对理工科中国留学生,因美方担忧其通过技术学习助力中国高科技发展,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更是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调查起诉多名华裔学者。然而,本案原告及证词提供者中,文科专业占比很高,涉及政治学、音乐、电影摄影、多媒体等领域,专业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鉴于此举影响范围远超预期,所以我们决定通过起诉寻求解决方案。

中国留学生刘晓天是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在读博士生,4月4日,他的F-1签证突然被美国国土安全部单方面终止。刘晓天称此前无任何犯罪记录,也未参与政治活动,因此对签证被撤感到震惊。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和律师的协助下,他对美国政府提起了诉讼,要求恢复他的学生签证。4月9日,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法院裁定,暂时恢复他的学生身份,但后续“正式”恢复仍在申诉中。

刘晓天的初步成功,让被撤销F-1签证和终止SEVIS的中国留学生看到部分希望。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戴维·波曾表示,“特朗普政府对大学、研究人员和学生的行为,在美国历史上近乎没有先例。”分析认为,失去国际生,对美国经济也不利。据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统计,仅去年一年,国际学生就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440亿美元,并创造了37.8万个就业岗位。而中国学生始终是赴美留学的主力军。

在教育层面,美国学者担心特朗普政府行为会阻碍全球顶尖人才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莎莉·科恩布鲁斯表示,这会“在未来数年内损害美国的竞争力和科技领导地位”。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张国庆:

此举对美国的大学构成致命冲击。尽管其政治吸引力近年已显著削弱,经济优势亦被逐步分散,但文化与教育优势仍是其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社会混乱暴力频发,严重背离契约精神,是战略短视,这么做的话,让世界怎么看?

4月19日,朱可亮律师团队迎来第一个胜利,法官颁布了紧急临时禁止令,严禁联邦政府在未来十四天内对四位中国留学生的身份和安全采取任何不利行动。与此同时,预计本周五将举行听证会,届时朱可亮律师将继续说服法官发布一份针对全美的临时禁止令,这样全部受影响的留学生都可以得到保护。

美国从律师事务所到科技巨头,从新闻媒体到如今的学术界,都感受到特朗普行政权力的威胁、攻击。美国曾引以为傲的民主秩序和公民自由在瑟瑟发抖,而处在困境中的留学生也把这种巨大的危机感散播到整个世界。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