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暮春时节,晨光初露,天气微凉,护林员王东穿上略显陈旧却干净整洁的迷彩服,背上水壶、干粮、打火棒等工具踏上了山间小径,开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

“进山!”把摩托车停到路边,扛起巡林工具,关掉播放护林防火知识的小喇叭,王东踏上了他熟悉的山林小道。“每年3月至5月是高火险期,林区防火压力更大,要加强巡逻才行。”


王东在查看树木生长情况。马建涛摄

山路上荆棘丛生,崎岖难行,王东却健步如飞,边排查火险隐患,边查看树木的生长情况。“左边那片是松树林,松树易得松材线虫病,健康松树一旦染病基本上当年就会死亡,而且传染性很强,每年5月份都要集中给松树喷洒药物预防消灭病虫。右边那片是栎树林,容易得白粉病,要随时观察叶片表面有没有出现白色粉状物。再往前走就有很多灌草丛了,这个季节最是易燃。”王东边走边介绍。

王东脚下这片林区是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龙潭乡白竹山马鞍山林区,他负责的区域有500余亩,每隔一天就要巡一次林,一天下来要走二十多公里山路,清晨天刚蒙蒙亮就出发,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家。

担任护林员的二十余年间,王东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山林中度过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他的除了一辆二轮摩托车,就是耳边旗帜飘动的声音、小喇叭播放护林防火知识的声音,以及山林里的风声和虫鸣鸟叫声,但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孤单。


王东在巡林途中。马建涛摄

“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里的每一条路我都走了上千遍,都有感情了。就算不巡林我也要来山坡上看一看,早中晚三次对坡瞭望,看看对坡有没有火烟,听听风声,听听小鸟‘唱歌’。前面这棵树刚开始才到我肩膀这,现在都有三个人高了。”王东指着前面一棵树说。

边走边说,王东脚下一滑,不慎摔了一跤,同行人员慌忙上前去扶,王东却拍拍裤腿上的泥站了起来,笑着说:“山路难走,有枯草和青苔的地方都容易打滑,摔跤是常有的事,大家走的时候小心一些。”

护林员的活很辛苦,工资也不高,在常人眼里,这份工作难免单调、辛苦,但王东却有不一样的理解。“我从小在白竹山下长大,白竹山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它是我们的生态屏障,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保护好。而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要能守护好白竹山,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临近傍晚,王东加快了脚步,“今天晚上轮到我到防火卡点值班,六点要去接班,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王东(前排右一)和值班同事在白竹山防火卡点值班。马建涛摄

在漾濞县,像王东这样的护林员一共有713名,他们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守护着一方青山绿水,以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虎遵会、张晓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