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从理工大学出来后,本打算坐地铁,却发现理工大地铁站未开放,于是只好骑车继续向前,到了下元,终于看到地铁口正常开着,当即钻了进去。
太原目前有2条地铁线,其中2号线是起始点西桥站和尖草坪站,我都曾到达过。1号线开通后,随大流看热闹去过南边的终点站武宿机场,后来生活中很少坐1号线,所以至今不知道1号线的另一个终点河龙湾是啥样。
进了下元站,发现这个站特别大,据说是未来的3号线也会通过这里,总之下元一直以来就是河西的交通重要枢纽。虽然很少来这边,但这名字却如雷贯耳。
坐上地铁,乘客不多不少,刚好各有座位。就这样过了几站,终于抵达了终点站:河龙湾站。
从河龙湾站出来,感觉很陌生。还好我其实心下早就打算,顺着小路向九院新村的方向走去。
拐过一个大弯,爬了一个大坡,步行几百米后,九院新村的巨大门楼出现在眼前。跟我想象中有所不同,我原以为这里是个村子,但眼前景象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新建的小区。
观察了一下,似乎不会阻拦外人通行,我便迈着大步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到右手边是村党群服务中心,三四层楼,非常气派,旁边还有个卫生室。而我的左手边,则是村民活动广场,有一些健身器材,有凉亭和长廊,还有一座戏台。
有一些人在这里锻炼或闲坐,还有一些小孩骑着自行车兜圈子,更远一些的地方,一群机车人士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我对那座戏台很感兴趣,便向戏台走去,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戏台跟我们寻常农村的不太一样,人家上面标着字,是:文化广场。
虽然名为文化广场,但我认为其形貌和功能来看,实际就是戏台的模样,非常适合搞演出。毫无疑问,这附近的群众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因为在戏台上放着很多乒乓球桌,许多群众在这里打乒乓球。
真是个好地方,我第一次见到有村里能把戏台运用得如此得当,大多数村里的戏台平常都是荒弃无用的,这里却巧妙弄成了一个可以避风的活动场。
在这里看了一会儿人家打球,便回到主干道上,爬坡向前,看看前方有何风采。
上来一看,确实是新村,房屋非常整齐且洁净,色调统一,与寻常村落大不相同。拐进一条小道,惊奇的发现墙壁上居然有很多墙绘,非常富有文艺气息。
这些绘画有火烈鸟、有风景、也有宫崎骏动画电影场景,甚至还有周杰伦的歌词。总得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网红潜质的地方,很适合拍照打卡。
我在这里四处走动,有些工人还在这里作业,有两个画师正在一面墙前工作,满身都是颜料。我很羡慕他们的这种能力,他们是美的制造者。
突然看到路口处有人拽着一大波气球,细看才发现,原来是在拍婚纱照,造型非常复古,有点像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
虽然这天是周六,但可能由于名气没那么大,这里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数几个人看起来是来游玩或采风的。这里的房屋很明显都用来改造为店家,所以居民也很少在此游走,只看到有一个环卫工人,坐在阴凉处吃干脆面。
村子还是蛮大的,中心区域基本都是平房或小二层,家家户户带院子的这种。更远的地方,是高层住宅,也许村民们都搬进了楼房居住,而这里的平房,由当地统一管理改造,然后租给商家开店,大多数都是特色饭店。
因为不是饭点,所以基本都在闭门状态,兴许等到天黑之后,这里会更加红火一些。
显然这里还未完全成形,看到很多墙上画着字母,也有部分房屋并未租出去。这里整体给人的感受是非常安静,但也非常享受,尤其适合情侣过来约会散步打卡。
总说建设新农村,我觉得这里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村落,布局整齐,干净卫生,明净漂亮,不见得非要修什么别墅,平房院落也能有很美的风采。
在这里转悠一圈之后,又回到了河龙湾地铁站。这地铁站附近聚集了很多当地人在乘凉,一群人围着,不知是下棋还是打牌,有一个老头儿牵着狗狗也过来坐下围观,在电箱旁边,有一些快剪理发摊,一个中年人刚理玩头发,低着头向下拨弄自己后脖子上的碎发。
太原的城中村与远郊农村,我都去过一些,也不乏许多后来拆迁改造为新村的。这其中,我个人观感最好的就是九院新村,我觉得如果以后这边的管理做得规范的话,它一定会火的。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