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85篇原创笔记

前言

前几天,读到一位北大教授的演讲,其中有段很通透的话:

“那些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其实很多都是品行很好的人。他们从来不扎堆,更不会搬弄是非,只把自己该干的事干好,享受干干净净的生活。”

仔细回想一下,才发现这段话的犀利与深刻。

单位里,“合群”常被认为是一种生存智慧,时间久了,人们难免把不合群的人视为异类,殊不知:

不合群只是一种选择,沉默也不是代表他们的错,靠谱才是他们追求的结果。

01 不刻意讨好别人,是一种清醒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

“大多数人成为的,并非是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慕强心是人性本能。于是,单位里,我们总会不由自主附和上级的要求,硬着头皮参加同事的聚会,甚至违心认同一些莫名的观点,结果就是:

我们长时间被动戴着一副名为“讨好”的面具,看似坚固,却缺少色彩。

反观那些看似不合群的人,他们做人做事往往让人觉得过于较真,不懂变通,在职场很难吃得开。

但你发现了吗?即使他们处境或许不那么风光,有时候还会被看成老实人,承担额外的工作,却始终能在各种浪潮中,巍然耸立。

作家周国平说:“合群,是为了不孤单;孤独,是为了不扭曲。”

“知世故,而不世故”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形容。你可以不认同,但他们绝对值得你用心尊重。

02 不干涉别人隐私,是宝贵人品

工作了20年,我认为,职场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有“边界感”。

单位里,不分性别,无关年龄,总有人热衷于各类小道消息,或是个人隐私。即使明知道这些事对自己无关紧要,他们也乐此不疲。

在他们看来,掌握的信息越多,自己的“话语权”也就越重。

我想,他们应该没读过《增广贤文》的:“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句话。

那些从不干涉别人隐私的“沉默者”,看似独来独往,却深深明白:

不干涉隐私,本质就是尊重他人的尊严,也是对自己修养的修炼。

单位里,重要的是对事负责,而非对人窥探。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些面带真诚微笑的人,远比动不动点头哈腰的人,更靠谱,不是吗?

03 不轻易随波逐流,是人生选择

几年前,我们单位招了好几个95年左右的小伙,其中有一位“高人”。

姓高,身高185,毕业院校985,我们调侃他“小三高”。

午休时,我们常去球场挥洒汗水,小高从来不打,独自留守;

闲暇时,我们也会组队来局游戏,小高从来不玩,安静看书;

工作时,我们不由自主划水摸鱼,小高从来不会,始终如一。

2年后,小高省考榜上有名,去了更大的平台,也拥有了更高的起点。

送别宴上,小高仍然腼腆,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却让我们无比自惭。

我们从不认为自己是乌合之众,但小高给我们上的课却极其生动:

随波逐流或许能换来一时稳定,却换不来思想的清醒。找准方向后的坚定,才能在人生路上顺利前行。

写在最后

国外有位诗人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每座岛都该有专属海岸线。”

单位里,那些不合群的“孤勇者”,或许更能证明:

真正的品格,不需要掌声滋养;清醒的灵魂,自有其独特重量。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