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时隔近5年,联想集团新财年全球誓师大会终于大规模重归线下。

以北京为起点,到在东京落幕,历时近半个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完成了跨越三大洲五座城的“AI路演”,将“创业5.0”的旗帜插向全球。

因为传统PC的行业低迷以及在科技创新上的“平庸”, 作为联想的灵魂人物,杨元庆已经很久没有让联想站上全球科技舞台的C位了。

站在联想成立的第五个十年的起点,杨元庆希望抓住AI大模型这一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让联想重现往日辉煌。杨元庆表示:“第五次创业已经启程,联想准备好了。”

联想按下了“重生”的启动键,接下来,联想将以混合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全面迈入AI新十年。

然而就在这时,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税大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激增、逆全球化浪潮加剧。这给所有全球化企业的未来发展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包括正在进行AI豪赌的联想。

作为中国第一家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企业,联想无疑是自由贸易时代的受益者,一边登顶全球PC销冠,一边建立了全球供应链。

但当全球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远去,“老兵”联想要在守住自己全球PC龙头的地位的同时,用AI打开新的局面,无疑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AI征程

作为联想迎接新财年的最重要仪式,联想集团2025/26财年(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誓师大会对联想意义非凡。这次不仅是联想新财年誓师大会大规模重归线下,更将是联想未来十年发展的“锚点”。

3月31日,联想新财年誓师大会的全球第一站,在北京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召开。

面对近8000名员工与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管,杨元庆宣告,联想将迎来自己的第五次创业。

这是联想继自主创业、品牌化、国际化、多元化之后,开启的第五次创业,也是联想在AI战略上探索近两年后,对AI更坚定地拥抱。

早在2023年,联想就喊出了“AI for All”的口号。要知道,传统PC行业已经很久没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了,2022年底,ChatGPT掀起了新一轮AI浪潮,这如蒸汽机革命般让人振奋,也让联想这些科技巨头看到了重要机遇。

据杨元庆透露,联想如今已完成AI战略从“愿景”迈向“现实”的关键跨越:AI PC量产上市,企业AI解决方案广泛部署,AI服务深入行业落地,全面覆盖设备、基础架构与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联想的未来十年,将聚焦混合式人工智能。只有个人智能、企业智能与公共智能相结合,共存互补,混合并用,才是人工智能普及普惠的必由之路。”杨元庆说道。

换言之,联想集团将以“混合式AI”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主轴,以“个人智能+企业智能+公共智能”融合为基础,构建差异化技术路径与产品解决方案。

这也意味着,联想要从硬件制造商向AI驱动解决方案提供者全面转型。

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以及传统PC业务的增长瓶颈,这是杨元庆给联想的破局之道。

长期愿景之外,联想也提出了新财年四大核心目标:引领混合式AI技术变革,实现全业务双位数增长,推动MBG(移动业务集团)与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实现20%以上营收提升,并朝着“历史最高营收”发起冲击。

联想的底气来自,在推动AI战略落地的过程中,其已于2024/25财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杨元庆更是称,这个财年,将是联想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

数据显示,2024/25财年前三个财季,联想集团累计营业额同比增长21%,净利润同比提升70%。

具体来看,联想继续稳坐全球PC市场的第一,同时把与第二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拉大到5个百分点;ISG在前三季度超过60%超高速增长带动下,第三季度成功实现盈利,正在向可持续的盈利性增长迈进,这对于联想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向着新的目标,联想已经吹响了冲锋号。

全球挑战

然而,联想新一轮的征战,并没有碰上“天时地利”。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计划,成为本世纪全球贸易市场的最大变动。全球贸易格局的剧烈震荡,无疑将给联想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有券商分析师告诉华尔街见闻,联想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了大量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同时其产品也销往全球各地。贸易壁垒的增加,将使得联想的采购成本上升,产品出口受阻,给联想的经营业绩带来压力。

即便如此,杨元庆并不过分担心。

面对宏观与微观环境的重重挑战,杨元庆在巴黎誓师大会期间对外表示:“全球化没有回头路”。

“作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联想具备最强的适应能力。即使我们不能完全避免影响,我也向大家保证,我们将是反应最快、调整最及时、竞争力最强的公司,穿越不确定性正是联想的强项。每一次挑战之后,我们都变得更强大。”杨元庆称。

杨元庆无疑是联想集团全球化之路的舵手,21年前,其主导并购IBM PC业务、开启联想集团的全球化征程,让联想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企业,并稳坐全球PC销冠的宝座。

2004年,联想仅仅是一家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PC的公司,年营业额为29亿美元。到了2023/2024财年,联想的营业额已达到569亿美元,在2023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17,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如今,联想营收的接近80%来自海外,同时在PC之外,开拓更多稳定的收入来源,已有40%以上来自非PC业务。

杨元庆曾将联想过去二十年做成的事,归结为“PC业务的成功,国际化的成功。”

显然,联想20年来的全球化业务布局和实践经验,将助力其应对这场关税风波。

目前,联想在包括中国、墨西哥、美国在内的全球11个国家拥有约30家自有与外包相结合的生产制造基地,并打造了“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独特运营模式。

比如,联想90%用于欧洲和中东市场的服务器便是在匈牙利工厂生产的,这样的供应链部署无疑将成为联想抵御全球贸易动荡的重要武器。

华尔街见闻从联想方面获悉,一方面,联想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进行统一配置,涵盖资本、人才、研发、供应、制造等多方面。另一方面,联想致力于打造贴近本地市场的营销、交付和服务,面向客户实现本地化的“最后一公里”。

前路未卜

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商业环境与二十年前联想开始全球化时已截然不同。联想要想第五次创业成功,面临的不仅是“关税战”的挑战,还有全球AI技术竞争的白热化。

如今AI技术竞赛是全球科技企业的竞争。两年前,ChatGPT掀起AI大模型浪潮,今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更是推动AI应用进入爆发期,押注AI已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此背景下,联想押注的混合式AI战略面对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对手不只是传统PC厂商,还有众多硬件、云计算、大模型企业等。

单就最核心的AI PC产品而言,联想能否获得市场认可也还尚待验证。

在杨元庆的构思中,第一代AI PC应具备五大核心特征:第一,能够运行经过压缩和性能优化的个人大模型;第二,更强的算力能力;第三,更大的存储;第四,更顺畅的自然语言交互;第五,更可靠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不过,目前联想所发布的AI PC产品只能说具备部分AI特性,还很难算得上有了颠覆性的创新。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也坦言,AI PC在过去一年的市场销量确实差强人意,原因主要在于AI生态在PC终端上的不健全。

即便如此,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总裁 Luca Rossi对AI PC的市场充满信心。

在年初的CES上,他表示,AI PC并不是“是否会发展”的问题,而只是“何时全面普及”的问题。“我对2025年和2026年的AI PC市场表现充满信心,届时我们将看到AI PC市场的显著增长。”

当然,要刺激更多消费者的换机需求,联想就必须在AI底层技术上作出更多突破。

众所周知,AI 技术的突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联想要在AI时代保持领先地位,那就必需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留住顶尖的 AI 人才,同时还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联想正在全球范围构建起从“超级智能体”到“模型工厂”、从“端-云-边协同部署”到“BLP生态协同”的创新体系。通过创投、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等核心能力的持续演进,联想希望推动AI战略更快落地。

2025年,AI PC变革时刻开启,全球市场格局快速变化,作为传统PC行业“一哥”的联想也迈上了再创业的新征程。

通过其柔性全球化、以技术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体系,联想能否复制成功,甚至再创传奇,将取决于杨元庆能不能够带领联想在 AI 时代实现新的突破。

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