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克什米尔的恐袭,印巴局势再次变得紧张起来。其实印巴之间,此前所签署的只是停战协议,战争根本就没有结束。
正如朝鲜半岛两边一样,当年签署的也只是停战协议,因此南北半岛,都把对方当成了敌人来看待。
其实世界上有不少火药桶,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就是引发一战的巴尔干半岛。这地方位于欧洲东南部,是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和沙俄,争相抢夺的地盘。而当地人自己也想分出来单干,所以矛盾根本避免不了。
哪怕是到上世纪末,巴尔干半岛上的烽烟都没有停歇过。不过论火药桶数量之多,还得看亚洲,为什么亚洲会有这么多火药桶呢?
克什米尔,印巴分治后,成了火药桶
这是一直以来都比较火的问题,因为1947年印巴分治的时候,是根据信仰来划分的。克什米尔地区,在划分过程中,产生了矛盾,最终引发了双方的战争。
克什米尔原来是英属印度下的一个土邦,这里的话事人,是一个印度教徒,但是在划分地盘的时候,他是既不想加入巴基斯坦,也不想加入印度。
双方打了一仗后,在1949年划定了停火线,其中巴基斯坦控制五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剩下的地盘和人口被印度给控制了。这一战被称为第一次印巴战争。
停火线,不是边境线,所以说,这里具体该怎么划分,当年是没有得出结论的,现如今也没有。
1965年和1971年,双方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又分别打了起来,史称第二次印巴战争和第三次印巴战争。
时至今日,这地方依旧不消停,所以称这里为火药桶,一点儿也不为过。毕竟印巴两国都是拥核国家,他们之间经常爆发战争,对人类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三八线,朝鲜战争后,成了火药桶
这个咱们就太熟悉了,毕竟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是中国和美国在这里划定了这条停火线,没错,这也是一条停火线,而不是边境线。
二战结束的时候,朝鲜半岛上以三八线为分界线,北边的日军向苏联投降,南边的则向美国投降,三八线由此而闻名。
1948年,南边和北边,分别建立了一个国家。准确来说,是8月份先有的韩国,等到9月份,苏联一看不行啊,自己也要搞一个代理人啊,所以才有了朝鲜。
不管南北,毕竟双方都是同一个民族,是美苏为了划分势力范围,强行把人家给分开的,所以他们当然要统一。1950年,北边得到了苏联的默许,开始发动统一战争,这便是朝鲜战争的起因。
抗美援朝结束以后,停火线基本维持在了北纬三十八度线前后,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此后数十年里,这里大战争没有,但小摩擦不断。
而且伴随着朝鲜开始拥核,事情变得越来越棘手了。毕竟如果老美默许,韩国拥核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局势正在朝着慢慢失控一步步发展,就看哪一方谁先发难了。因此,称这里为火药桶,一点儿也不过分。
巴勒斯坦,巴以分治后,成了火药桶
那可就太出名了,这是亚洲目前最火的火药桶,因为时至今日还在爆发战争。似乎从1948年巴以分治以后,这里的战争就没中断过。
巴勒斯坦这片地区,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了400多年。一战的时候,英法给阿拉伯世界输送武器,让他们起兵反抗奥斯曼土耳其。
1923年奥斯曼土耳其崩了,阿拉伯人也成立了一系列小国家。不过巴勒斯坦地区没有建立国家,而是成为了英国的代管地。
理由没别的,主要是因为巴勒斯坦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同样重要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当时就归法国代管。
紧接着,大量犹太人便回到了这片他们心目中的应许之地生活。最初当地人也没啥反应,毕竟他们的统治者只是从土耳其人变成了英国人,他们该干嘛干嘛,完全不影响生活。
而且犹太人来了,还花钱从他们手里购买土地,让当地人小富了一把,他们自然也乐得干这事儿。
但时间一长,他们意识到情况不一样了,因为涌入的犹太人越来越多,感觉都要超过当地阿拉伯人了。为此,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激烈了。
不过当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有同一个敌人,那就是英国人。因为英国人相当于是殖民者,他们当地的居民,当然要把殖民者赶出去。至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那就是后来的事了。
由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折腾得比较厉害,英国人扛不住了,只好选择撒手不管。因此1947年,英国把巴勒斯坦的未来交给了联合国来处理。
根据联合国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地区被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没英国人什么事儿。这一点得到了美苏两国的认可,却让阿拉伯人很不爽。
一来是阿拉伯人觉得,地盘分得不公平,二来是阿拉伯人觉得犹太人不应该在这里建国。可犹太人又觉得这里是他们的应许之地,他们在这里建国合理合法。
因此,1948年犹太人建立以色列以后,立刻遭到了周围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的阿拉伯联军的围攻。中东战争,由此拉开序幕。时至今日,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都在这里,称这里为火药桶,一点也不为过。
多数都是英国遗留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就能看得出来,亚洲这些火药桶里,英国可是贡献了不少。原本亚洲人安安稳稳地生活,但是英国在征服印度以后,便开始在亚洲各种搞事情。
亚洲不少优质港口,都成了英国的囊中物。美苏两国在二战后,打算重新构建世界新秩序,削弱英法等老牌殖民者的权势,所以不断让他们退出原来的殖民地,顺手帮助这些殖民地取得独立。
结果英国人走的时候也是不情不愿,给这些地区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印巴分治是这么回事,巴以冲突同样是这么回事。也门之所以南北分治那么久,其实也是英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