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的是反复无常,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被他搞得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短短24小时内,美国那边就接连放出了几次“求和”信号。

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放出“降温”信号,公开表示不愿意在贸易战上对华强硬,还喊话中国来谈协议。

不仅如此,就连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这种中美僵持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暗示按中国来通过谈判来解决,然而面对中方开出的谈判“条件”,特朗普却又耍起了小聪明!



美国态度软化释放“求和”信号

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面对记者时,主动提到要大幅下调对华关税,还信誓旦旦地说美方不会对中国强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解决问题。

这话从一贯高调的特朗普嘴里说出来,着实让人意外,毕竟前不久他还在大谈“关税是美国经济的救星”,怎么转眼就变了脸?

特朗普的“软话”还没说完,其他美方高官也纷纷上阵“助攻”。



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场私人投资会上直言,中美关税战“难以为继”,因为双方互征超过100%的关税,相当于贸易禁运,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他还暗示美方并不想和中国“脱钩”,希望通过谈判缓解僵局,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则更直接,宣称中美谈判“进展顺利”,正在为潜在协议“铺路”。

最出人意料的,是特斯拉老板马斯克也加入了“求和”队伍,他公开表示,特斯拉因中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受到影响,正和北京方面协商,希望拿到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证。



美方这波操作不可谓不密集:特朗普带头放软话,高官配合造势,商界大佬亲自出面求情,连美国媒体也加入“放风”行列。

《华尔街日报》爆料,特朗普可能将对华关税降到50%-65%,甚至考虑“分级征税”,CNBC则援引白宫消息,称美方希望“双向降税”,试探中国会否降低贸易壁垒。

24小时内,多次“求和”信号,摆明了美方急了,面对美方的“求和”攻势,中国可没被这些软话冲昏头脑。



谈判应该摆出谈判的诚意

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掷地有声:“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他明确指出,如果美方真想谈,就得停止威胁讹诈,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

到了4月24日,郭嘉昆更直接,毫不留情地戳破特朗普所谓“谈判进展顺利”的说法,直言这些都是“假消息”,中美根本没就关税问题展开磋商,更别提达成协议了。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华盛顿参加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也亮明了中国立场。



他批评贸易战和单边主义扰乱全球供应链,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更没有出路。

这番话不仅是对美方的回应,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底气和担当,中方的态度很清楚:我们不怕打,但也不拒绝谈。

不过谈得有底线,不能一边说好话,一边挥大棒,美方这些“放风”试探、假装谈判的伎俩,中方看得透透的。

郭嘉昆的回应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告诉特朗普:别玩虚的,拿出真诚来!



美国急于求和的背后

从这24小时的博弈看,美方急于“求和”,背后是关税战的无力感和国内压力的叠加。

特朗普政府发现,极限施压对中国没用,反而让自己骑虎难下,放软话、造势谈判,既是试探中国底线,也是安抚国内的不满情绪。

毕竟美国股市在特朗普释放缓和信号后罕见回升,说明市场对贸易战也捏了把汗。



反观中国,态度始终稳如泰山,中方不仅有精准反制的能力,还有强大的经济韧性做后盾。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场合的发声,赢得了道义制高点,潘功胜在G20会议上的讲话,就是在告诉世界:贸易战是全球的麻烦,单边主义没有出路。

中国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这场关税战的风波,暴露了特朗普政策的短视,也凸显了中国的战略定力,美方现在面临的,是国内经济压力和国际信誉的双重困境。



特朗普想通过“放风”试探、假装谈判来拖延时间,但中方显然不吃这一套,郭嘉昆的直言不讳,就是在警告美方:别耍小聪明,谈就好好谈,否则免谈。

对特朗普来说,接下来的路不好走。如果他继续嘴硬,国内企业和消费者会更不满;如果真想谈,又得放下身段,拿出中方能接受的诚意。

中国这边,底线很明确:平等、尊重、互惠,缺一不可,只要美方还在“边谈边压”的老路上折腾,谈判就不可能有进展。



参考资料:中美正在谈判?外交部回应 北京日报
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不会对中方强硬 环球网
美媒放风: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削减幅度可能超过一半 观察者网
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外交部: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澎湃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