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4月22日,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瑞典新星莫雷加德、法国勒布伦兄弟等来自五大洲的顶尖球员,就联合宣布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运动员联合会。
并且还宣称要“重塑职业乒乓球的公平与透明”,甚至还直接对标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的现有赛事体系,这也就以为,欧美乒乓球名将联合起来,要反抗国际乒联了。
当这一消息曝光后,外界就纷纷认为这是运动员长期对WTT积怨的爆发,毕竟自从2020年WTT成立以来,就因商业化运营模式饱受争议。
例如密集赛程、强制参赛罚款、奖金分配不均、财务不透明等问题持续发酵,尤其是在2025年WTT重庆冠军赛奖金下调后,中游选手收入锐减,而单站大满贯赛事门票收入却高达6000万元人民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就连瑞典选手莫雷加德,也曾公开批评:“参赛成本高昂,若成绩不佳,可能赔本参赛”,而这主要就是他们将运动员绑定于高强度赛程中,并通过积分与奖金机制形成“强制循环”。
根据2025年WTT手册,世界排名前20的选手若退赛需缴纳5000美元罚款,且参赛积分与排名直接挂钩,退赛可能导致积分“赋零”,而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奥运资格。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男单冠军樊振东和女单冠军陈梦因身体无法负荷,于2025年初宣布退出世界排名,可是在赛后,他们却直言“罚款规则难以承受”。
哪怕WTT在2025年2月推出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大满贯强制参赛、增加奖金、为奥运冠军颁发外卡等,但这些调整被质疑为“治标不治本”。
例如,奥运冠军虽获四年直通资格,但普通选手仍面临赛程压力,而且追加的100万美元奖金中,50%流向双打项目,但单打选手收入仍远低于网球等职业化项目(王楚钦2024年奖金仅26万美元,而网球大满贯冠军奖金超300万美元)。
不过在UTTP的成立名单中,并没有见到中国选手的身影,这也因此引发网友热议,不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同时担任WTT董事会主席,这种双重身份使国乒难以公开“站队”。
而且中国选手因国内赛事密集、差旅成本低,受WTT规则冲击较小,例如,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赛在北京举办,国乒队员无需承担长途飞行与高昂住宿费用。
再加上国乒主力选手的收入不仅依赖赛事奖金,更有政府津贴、商业代言等多元渠道,对WTT的依赖度较低,而欧美选手则更多依靠职业赛事谋生,经济压力更大。
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对UTTP的态度截然不同,例如欧洲选手视其为争取权益的“武器”,而中国选手更倾向于通过内部协商解决问题。
甚至根据网上的报道来看,UTTP的诉求直指WTT三大痛点,那就是财务透明化、赛事自主权、收益合理分配。
该组织计划建立独立的奖金分配机制,公开赛事收支明细,并推动赛程精简,如果UTTP能吸引更多顶级赛事IP,或将动摇WTT的垄断地位,毕竟巴西选手雨果在2025年世界杯夺冠后加入UTTP,被视为该组织扩大影响力的关键一步。
这时候网友也纷纷认为,如果能够取消WTT赛的话,对于运动员们来说也是一种好事情,这样他们就能专心参加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大赛事,不仅可以为观众带来激烈的比赛,更是可以避免为少数人“卖命”。
更是有网友认为,难怪WTT赛事会这么多,原来都是为了挣钱,可在挣钱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好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啊,毕竟一旦国球被利益左右的话,那离衰败也就不远了,所以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当然对于UTTP的出现,能否真正的撼动WTT现有的局面,以及他们是否真正能够帮助运动员争取到更多利益,这仍需要有待观察。
而国乒能否摆脱目前的困境,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也是一个未知数,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相信在不久后,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浮出水面。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界面新闻2025年04月23日关于乒乓球商业化再下一城:顶尖选手成立联合会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鲁中晨报2025年01月02日关于新华社三问!WTT,好大的“官威”?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红星新闻2024年12月29日关于樊振东回应WTT声明:此前从未被官方告知退赛要罚款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咪咕体育2025年04月23日关于国际乒乓球运动员联合会正式成立 五大洲26位顶尖选手自建组织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