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北科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托育园,可提供托位380个。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依托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设立了昌平区托育人才培养基地。于是,在托育园的保育师队伍里,出现了一些年轻的“科班生”。

她们不过20出头,脸带稚气,还是父母眼中“没长大的孩子”,但已经参与到照顾婴幼儿的工作中。喂奶、哄睡、带玩……样样都做得很专业!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两名学生(右一和右二)在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大厅等待幼儿入园

2022年,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4所职业院校,成功申报全市首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下简称托育专业),并于次年首批招生。

在许多人的眼中,托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普通的幼儿照料工作一般无二。实际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护理、急救外,还要学习婴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婴幼儿心理学等科目。


纸上得来终觉浅。近年来,学院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操衔接,实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双课堂”模式。

学生第三、四学期开始进入园所开展各6周的实习,第5学期在校学习8周后,继续进入园所实习。第6学期进行毕业实习。

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托班里保育师等“老前辈”的指导,也会让“科班生”补全许多课本中尚未触及的经验。


一起来看看学生们在实习中

表现如何吧

乳儿班

师幼比1:3,乳儿班是托育园里师生配比最高的班级。

有了专业学生的加入,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乳儿班的师幼比则要更高些。在这里,6名乳托宝宝共由7名保育师负责照看,其中包括两位科班专业的实习学生。

作为实习学生之一的托育专业2023级学生王明伟,在保育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给不到6月龄的小宝宝换尿布、喂奶。


保育师在指导学生为小宝宝换尿不湿


王明伟为一名不足六个月的小宝宝喂奶

王明伟说,在乳儿班里,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让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有实感。

“小月龄宝宝抱在怀里时你能感受到的柔软和温度,以及八九个月的宝宝所展现出的自主意识,是教室里的娃娃模型所不具备的。这里和学校教室最大的不同,就是与孩子们在一起时,他们是‘不容错眼珠’的,得关注宝宝们的一举一动。”


王明伟正在以“萝卜蹲”与小宝宝互动


王明伟剥去豌豆皮准备做辅食


王明伟带着乳儿班的小朋友“出游”


王明伟带着一名刚刚会走路的小宝宝户外运动

托大班

2022年,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成功申报托育专业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增加了托育课程。这些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婴幼儿生活照料、医护养育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复习为婴儿换尿布

学前专业2023级学生孙欣欣第二次来到昌平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大班实习。

“第一次只是配合保育师的工作,还没有能够直接参与孩子们的教育,当时虽然比较轻松,但并不能像现在这样,能够更细致地观察到孩子们的诉求和变化。”

这群2到3岁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咿咿呀呀地表达诉求,学会了倾听与简单诉说的他们,也拥有着更活泼和丰富的课程内容。

于是,孙欣欣为孩子们耐心讲述绘本故事。只见她如变戏法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又一个绘本道具,其间还要与孩子们通过一问一答,完成互动和引导。


孙欣欣为小朋友讲一个关于蔬菜的故事


孙欣欣制作的专用教具,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

尽管还是学生,也尽管只是实习,但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孙欣欣也会像保育师前辈们一样,养成一些下意识的习惯。

在孩子们低头弯腰时,不假思索地用手护住周边可能造成磕碰的角落,当他们伤心流泪时,第一时间给予温暖的拥抱和鼓励,在每一次交流与互动时,回应孩子们每一个咿咿呀呀的表达。


户外运动时间,孙欣欣用手护住小朋友头部


孙欣欣为小朋友清理面部污垢


孙欣欣与放学回家的小朋友挥手告别

通过与孩子们的真实接触,托育专业的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与责任,也让婴幼儿托育服务展现出更多的吸引力。

未来,更多掌握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将进入托育机构,为0至3岁婴幼儿带来更加专业、规范的托育服务。

本期来源:首都教育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