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三年不见,你变了许多。”父亲握着她的手,眼神复杂。

“为什么要带着孩子回来?”母亲抱着睡着的明美,神色中带着欣喜与探寻。

雨水敲打着窗户,秀英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家,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次回家,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鼓起勇气离开……

01

朝鲜新义州的冬天格外寒冷。

秀英站在家门口,看着飘落的雪花,心中的决心如同这雪花般坚定。

“爸,我决定了,我要去中国。”她转身对屋内的父亲说。

李志勋放下手中的报纸,长叹一口气。

“秀英,你才十八岁,一个女孩子家,去那么远的地方……”

“爸,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家里供两个弟弟上学已经很吃力了,我不能再拖累你们。”秀英的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

母亲金敏珠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切菜的刀。



“丈夫,让孩子去吧,王姐说丹东那边的工厂待遇不错,她能学到技术,挣到钱。”

“可是……”李志勋欲言又止。

“再说了,只是去打工,又不是不回来了。”金敏珠安慰道。

秀英感激地看了母亲一眼,她知道母亲心里其实比谁都担心。

冬去春来,秀英带着简单的行李,跟随母亲的远房亲戚王姐,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路。

一路上,她的心情如同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既期待又忐忑。

鸭绿江边,秀英望着对岸的丹东市,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像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世界。

清晨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预示着新生活的希望。

“走吧,别发呆了。”王姐催促道。

丹东纺织厂的生活比秀英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语言不通是第一道障碍。

虽然有些朝鲜族翻译,但大多数时间她只能靠简单的肢体语言和几个生疏的中文词汇与人交流。

宿舍里挤着六个人,其中四个是朝鲜女孩,还有两个是来自中国农村的女工。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才能回到宿舍,双手被粗糙的布料磨得通红。

秀英躺在床上,经常默默流泪,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每个月,她都会把省下来的钱寄回家,想着弟弟们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这天,车间里来了一个新的工人,据说是从江西调过来的技术员。

“这是明阳,从今天开始他会负责这条生产线的技术指导。”主管介绍道。

明阳看起来比秀英大不了几岁,戴着眼镜,笑起来很和气。

“大家好,我是明阳,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他用普通话说道,然后又简单地用结结巴巴的朝鲜语重复了一遍。

秀英惊讶地抬起头,没想到这个中国小伙子居然会说一点朝鲜语。

午休时间,秀英正在食堂角落里独自吃着带来的便当。

“可以坐这里吗?”明阳端着餐盘,用蹩脚的朝鲜语问道。

秀英点点头,有些害羞地低下头继续吃饭。

“你叫什么名字?”明阳又问。

“秀英,李秀英。”她小声回答。

“很漂亮的名字,我叫王明阳,你可以叫我明阳。”他微笑着说,又补充道,“对不起,我的朝鲜语不是很好。”

秀英忍不住笑了,用刚学的中文回应:“没关系,我的中文也不好。”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交流,一句朝鲜语,一句中文,时而比划,时而笑场。

明阳告诉秀英,他来自江西一个叫上饶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

“为什么要来这么远的地方工作?”秀英好奇地问。

明阳推了推眼镜,笑道:“和你一样,为了赚钱啊。我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早年去世,只有母亲一个人拉扯我长大。”

秀英听了,心中涌起一丝共鸣。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阳成了秀英在异国他乡的依靠。

工作上有不懂的地方,他总是耐心教导;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也会尽力帮助。

秀英的中文在明阳的指导下进步很快,而明阳的朝鲜语也在秀英的帮助下日渐流利。

厂区后面有一条小河,傍晚时分,河边的柳树下常常能看到他们两人的身影。

“你最喜欢朝鲜的什么食物?”明阳问道。

秀英想了想,回答:“冷面,平壤冷面,特别是夏天吃,清爽可口。”

“有机会我一定要尝尝。”明阳笑着说,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盒,“尝尝这个,我自己做的江西菜,糖醋排骨。”

秀英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顿时被那酸甜交织的味道征服了。

“真好吃!”她由衷地赞叹。

明阳看着她满足的表情,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秀英来中国已经快一年了。

一天,主管叫住了秀英。



“李秀英,你的工作签证快到期了,需要决定是续签还是回国。”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冷水浇在秀英头上,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要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

02

回到宿舍,秀英坐在床边发呆。

续签意味着继续留在中国,离家更远;回国则意味着要离开她已经熟悉的环境,离开……明阳。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秀英的脸突然变得通红。

她什么时候开始,把这个江西小伙子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秀英,怎么了?看你心事重重的。”同宿舍的朝鲜女孩智媛关切地问。

秀英把签证的事情告诉了智媛。

“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过我已经决定回国了。”智媛说,“我在这边存了些钱,回去后想开一家小店。”

“那你不会想念这里吗?”秀英问。

智媛笑了笑:“当然会,但家始终是家,不是吗?”

秀英没有回答,她的心里却回响着另一个声音:可是,如果离开了,我会想念他的。

周末的时候,明阳约秀英去市区逛街。

秀英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裙子,化了淡妆,站在镜子前紧张地整理着发型。

“哇,秀英,你今天真漂亮!”智媛打趣道。

秀英害羞地低下头,嘴上却说:“只是普通朋友出去玩而已。”

丹东的街头熙熙攘攘,明阳带着秀英走进一家朝鲜料理店。

“今天我请客,吃你最喜欢的冷面。”明阳笑着说。

秀英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这家店?”

“我提前做了功课,”明阳略显得意地说,“听说这是丹东最正宗的朝鲜冷面。”

热气腾腾的冷面端上来,秀英尝了一口,味道确实很正宗,一时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怎么了?”明阳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

“没什么,只是想家了。”秀英勉强笑笑,“这味道和我妈妈做的很像。”

明阳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秀英,我知道你的签证快到期了。”

秀英心里一惊,没想到他也知道这件事。

“你准备怎么办?”明阳直视着她的眼睛,声音有些紧张。

秀英低头搅动着碗里的面条:“我还没决定,家里弟弟们还需要我的经济支持,但是……”

“但是什么?”明阳追问。

“但是我也舍不得这里,舍不得……”秀英的声音越来越小。

明阳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秀英,我有话想对你说。”

秀英抬起头,看到明阳的眼神前所未有的认真。

“这一年来,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同事到朋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你。”明阳的声音有些颤抖,“你知道的,我不是那种花言巧语的人,所以我想直接告诉你——我喜欢你,非常喜欢。”

秀英的心跳加速,脸颊发烫,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我知道这很突然,也知道我们之间有语言、文化、国籍的障碍,但是我相信这些都不是问题。”明阳继续说道,“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们可以结婚,这样你就能获得居留权,不用担心签证的问题了。”

秀英震惊地看着他:“结婚?这太快了吧?”

“我知道,但我是认真的。”明阳坚定地说,“我不想让你离开,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一起努力,一起创造我们的未来。”

秀英低下头,思绪万千。

一方面,她确实对明阳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喜欢;另一方面,结婚是人生大事,她需要慎重考虑,更何况还涉及到跨国婚姻这样的复杂情况。

“我需要时间考虑,也需要和家里商量。”秀英最终说道。

明阳点点头:“我理解,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尊重。”

回到宿舍后,秀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喂,妈,是我,秀英。”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秀英忍不住哽咽。

“孩子,怎么了?是不是在那边受委屈了?”金敏珠关切地问。

秀英将自己的处境和明阳的求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

“妈,你说我该怎么办?”秀英小声问道。

“孩子,这么大的事情,妈妈不能替你决定。”金敏珠温柔地说,“但是妈妈希望你能幸福,如果你觉得那个叫明阳的小伙子是真心对你好,能给你幸福,妈妈不会阻拦你。”

“那爸爸呢?”秀英担忧地问。

“你爸爸脾气倔,但心里最疼你。”金敏珠说,“我会和他好好说的,你别担心。”

通话结束后,秀英心里的负担轻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她主动找到明阳。

“我决定了,我愿意留下来,和你结婚。”秀英鼓起勇气说道。

明阳激动地抱住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保证,我会一辈子对你好,让你不后悔今天的决定。”他郑重地承诺。

秀英靠在他的肩膀上,心想:这就是我的选择,我的未来。

03

婚礼比秀英想象中来得更快。

简单的登记手续后,明阳在厂区附近的小饭店订了几桌酒席,请来了工厂里的同事和朋友。

秀英穿着一件普通的红色连衣裙,站在明阳身边,接受着大家的祝福。

虽然没有盛大的场面,没有亲人的见证,但秀英的心里却充满了幸福和期待。

婚后,明阳提出要带秀英回江西老家定居。

“我们可以在那里开个小店,自己当老板。”他憧憬地说,“我妈一个人在家也挺孤单的,有你陪着她,她一定会很高兴。”

秀英点点头,虽然内心有些忐忑,但她相信自己的选择。

临行前,她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父母自己要去江西生活的消息。



“照顾好自己,有时间就回来看看。”父亲难得地说了这么长的一句话,声音里透着关切。

江西上饶,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城市,比秀英想象中的要美丽许多。

清晨的雾气笼罩着远山,宛如一幅水墨画。

明阳的家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一栋两层的小楼,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

“妈,我们回来了!”明阳推开门,大声喊道。

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从厨房里走出来,看到秀英,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这就是你说的朝鲜媳妇?”王母上下打量着秀英,语气中带着些许保留。

秀英紧张地鞠了一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阿姨好,我是秀英。”

王母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回了厨房。

明阳尴尬地笑笑,安慰秀英:“我妈就这性格,不爱说话,你别在意。”

秀英勉强笑了笑,心里却有些失落。

晚饭时,王母做了一桌子菜,大多是江西的家常菜,味道偏辣,秀英不太适应,但她还是强忍着吃了一些。

“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王母突然问道。

明阳放下筷子,兴奋地说:“我想在县城里租个门面,开家服装店,秀英在纺织厂工作过,对服装有经验。”

王母皱了皱眉:“开店需要本钱,你们有钱吗?”

“我这些年在外面攒了些钱,再加上秀英的积蓄,应该够了。”明阳自信地说。

王母看了秀英一眼,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你们自己拿主意吧。”

饭后,秀英主动收拾碗筷,进厨房洗碗。

王母也跟了进来,站在一旁看着她。

“阿姨,您有什么事吗?”秀英小心翼翼地问。

王母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你知道吗,明阳是我唯一的儿子,他爸早年去世,就剩我们娘俩相依为命。”

秀英点点头,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他从小就懂事,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王母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本以为他会找个本地姑娘,安安稳稳过日子,没想到......”

“阿姨,我知道您担心什么。”秀英鼓起勇气打断她,“我保证我会好好对待明阳,不会让他受委屈,也不会让失望。”

王母看着秀英真诚的眼神,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希望如此吧。”

接下来的日子,秀英每天都尽力做好家务,学习做江西菜,甚至开始学习当地方言。

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真心实意要融入这个家庭,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

王母渐渐被秀英的努力和善良打动,态度也开始转变。

有一次,秀英发高烧,王母彻夜不眠地照顾她,甚至煮了朝鲜人喜欢的参鸡汤给她喝。

“谢谢阿姨。”秀英感动地说。

王母摸了摸她的头,轻声说:“傻孩子,叫我妈吧。”

秀英眼眶湿润,这一刻,她感到自己真正被接纳了。

在明阳的奔走下,他们在县城繁华地段租了一间小店面,开始了服装店的生意。

秀英负责选货和销售,明阳则负责采购和账务。

刚开始,生意并不好做。

当地已经有不少服装店,竞争激烈,而他们又是新面孔,缺乏人脉和经验。

“要不我们试试引进一些朝鲜风格的服装?”秀英提议,“这边很少见,也许会有市场。”

明阳眼前一亮:“这是个好主意!”

他们通过秀英在丹东的朋友,联系到了一些朝鲜风格的服装供应商。

这些别具特色的服装很快在当地引起了关注,特别是年轻女孩们对这种异国风情的服饰非常感兴趣。

生意渐渐好转,他们的小店也有了固定的客源。

一天晚上,秀英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冲进卫生间呕吐起来。

“怎么了?是不是吃坏东西了?”明阳担忧地问。

秀英摇摇头,脸上却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我想,我可能怀孕了。”

明阳愣了一下,随即狂喜地抱起秀英转了个圈:“真的吗?我要当爸爸了?”

医院检查证实了秀英的猜测,她已经怀孕六周了。



这个消息像是一颗甜蜜的炸弹,在王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王母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市场买了各种补品,要给秀英好好补身子。

“妈,不用这么麻烦。”秀英不好意思地说。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现在可是怀着我们王家的下一代!”王母摆摆手,神情前所未有的柔和。

怀孕期间,秀英减少了在店里的工作时间,更多地待在家里休息。

明阳变得更加忙碌,既要照顾店铺,又要照顾妻子,但他乐在其中,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

“你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天晚上,秀英靠在明阳肩膀上问道。

明阳思考了一会儿,笑着说:“女孩吧,像你一样漂亮聪明。”

秀英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心中充满了期待。

04

初秋的一个清晨,秀英感到一阵阵腹痛。

“明阳,我想……孩子要出生了。”她艰难地说道。

明阳一下子慌了神,手忙脚乱地帮秀英收拾东西,叫上王母,三人匆匆赶往医院。

十多个小时的产程,对秀英来说简直是一场煎熬。

在阵痛的间隙,她不断想起远在朝鲜的父母,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与明阳相识的点点滴滴。

“再用力一点,马上就能看到宝宝了!”医生鼓励道。

秀英咬紧牙关,使出最后的力气。

婴儿的啼哭声响彻产房,秀英瘫软在床上,泪水夺眶而出。

“恭喜,是个健康的女孩,3.2公斤。”护士笑着说。

明阳冲进产房,看到满头大汗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眼眶顿时湿润了。

“谢谢你,秀英,谢谢你给我这么好的礼物。”他哽咽着说。

女儿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

王母彻底变了一个人,从原来的沉默寡言变成了话多的老太太,整天抱着孙女逗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

“我们给她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满月酒上,明阳问秀英。

秀英想了想,说:“明美怎么样?明是你的姓,美是我希望她美丽善良,中朝两国的文化她都能传承。”

明阳和王母都连连点头,觉得这个名字寓意美好。

有了孩子后,秀英的生活节奏完全改变了。

白天照顾孩子,晚上还要抽时间去店里帮忙,经常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明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决定多招几个店员,减轻秀英的负担。

“你已经够辛苦了,好好在家照顾明美吧,店里有我呢。”明阳体贴地说。

秀英感激地点点头,但她心里明白,自己必须坚强,不能输给生活的艰辛。

每个月,她依然坚持给朝鲜的家里寄钱,希望能改善父母和弟弟们的生活条件。

时光飞逝,转眼间,明美已经会走路了,牙牙学语的样子惹人喜爱。

“妈妈,抱抱。”小丫头奶声奶气地说着,伸出肉嘟嘟的小手。

秀英蹲下身,将女儿搂入怀中,心中满是幸福。

明美长得很像秀英,但性格却随了明阳,开朗活泼,特别喜欢笑。

一家人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服装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他们甚至开始考虑扩大规模。



“秀英,你看这是什么?”一天晚上,明阳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信封。

秀英狐疑地打开,发现是一张银行卡和一套房子的钥匙。

“这......”她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我们赚到钱了,买了新房子,就在县城中心,比这里宽敞多了。”明阳兴奋地说,“以后明美上学也方便。”

秀英激动地抱住明阳,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从一个异国他乡的打工女孩,到现在拥有自己的家庭、事业,这一切恍如梦境。

搬入新居后,秀英经常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山峦,思绪万千。

她已经三年没有回过朝鲜了,只能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

每次通话,她都能感受到父母对她和明美的思念。

“妈,明美都快三岁了,你们还没见过她呢。”秀英有些心疼地说。

“是啊,外孙女都这么大了,我和你爸还没抱过她。”金敏珠叹息道。

秀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

就在这时,父亲李志勋突然病倒了,住进了医院。

“医生说是急性胆囊炎,需要手术。”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

秀英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爸爸情况严重吗?”

“暂时稳定了,但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母亲回答。

放下电话,秀英坐在沙发上发呆。

明阳看出了她的心事,轻声问:“想家了?”

秀英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爸爸生病了,我想回去看看他。”

明阳二话没说,立即表示支持:“那就回去吧,带上明美一起,也让你父母见见外孙女。”

秀英感激地看着丈夫:“你真好。”

“傻瓜,这有什么。”明阳宠溺地刮了下她的鼻子,“你是我老婆,你家人就是我家人。”

就这样,秀英决定带着明美回朝鲜探亲。

临行前,明阳和王母一起送她们到火车站。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和明美。”明阳紧紧拥抱着妻子,声音有些哽咽。

王母则蹲下身,抱住小孙女:“乖,跟妈妈去看外公外婆,要听话,知道吗?”

明美奶声奶气地点点头,却不明白即将发生什么。

火车缓缓启动,秀英抱着明美站在车窗前,向站台上的丈夫和婆婆挥手。

她的心里五味杂陈,既期待见到阔别三年的亲人,又担心丈夫一个人的生活。

火车越驶越远,明阳的身影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视野中。

05

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秀英感到一阵恍惚。

三年前,她怀着憧憬与不安离开这片土地;如今,她带着女儿重返故乡。

“妈妈,这是哪里啊?”明美好奇地看着窗外陌生的景色。

“这是妈妈的家乡,也是你的外公外婆住的地方。”秀英轻声解释。

路途比想象中更加漫长,母女俩转乘几次交通工具,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新义州的家门口。

秀英站在熟悉的院门前,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门。

脚步声由远及近,门开了,母亲金敏珠站在门口,一时间愣住了。

“妈......”秀英轻声唤道,眼泪夺眶而出。

“秀英!我的孩子!”金敏珠激动地抱住女儿,浑身颤抖。

听到动静的李志勋也从屋内走出来,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强壮的汉子眼圈瞬间红了。

“爸,我回来了。”秀英哽咽着说。

李志勋点点头,目光落在了明美身上:“这就是我的外孙女?”

明美有些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两个陌生的老人。

“明美,叫外公外婆。”秀英轻声鼓励道。

“外公好,外婆好。”明美怯生生地用不太标准的朝鲜语说道。

这简单的一句话,瞬间击中了老两口的心,金敏珠蹲下身,张开双臂:“来,让外婆抱抱。”

明美看了看妈妈,在得到鼓励后,小心翼翼地走向外婆。



金敏珠一把抱起外孙女,眼泪簌簌落下:“真像你小时候,秀英,简直一模一样。”

一家人进到屋内,秀英发现家里的环境比她记忆中好了许多。

“家里看起来变化不小啊。”她环顾四周,惊讶地说。

“托你的福,这些年你寄回来的钱,我们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还添置了不少家电。”李志勋难得地笑着说。

“弟弟们呢?”秀英问道。

“大弟去平壤上大学了,小弟在附近的工厂上班,今天加班,明天就能见到他了。”母亲解释道。

晚饭是一桌丰盛的朝鲜家常菜,母亲特意做了秀英最爱吃的辣白菜和冷面。

明美对这些陌生的食物充满好奇,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随即露出喜欢的表情。

“她虽然在中国长大,但骨子里流着朝鲜的血。”李志勋看着外孙女,满意地说。

饭后,秀英帮母亲收拾碗筷,问起父亲的病情。

“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休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母亲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有你在,你爸心情好,恢复得也快。”

晚上,李志勋拉着明美讲故事,外孙女天真的笑声回荡在屋内。

秀英站在一旁,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明美很像你小时候。”母亲悄悄对秀英说,“不过她比你活泼多了。”

秀英笑了笑:“她性格像她爸爸,开朗,爱笑。”

“明阳待你好吗?”母亲关切地问。

秀英点点头:“他很好,对我很好,对明美更好。我在那边生活得挺幸福的。”

母亲紧紧握住女儿的手,眼中满是欣慰。

接下来的日子,秀英带着明美走访了童年的每一个角落。

小时候玩耍的小河、上学的路、经常光顾的小店......一切都熟悉又陌生。

明美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邻居家的小孩玩得不亦乐乎,朝鲜语也说得越来越流利。

“妈妈,这里好玩!”明美常常这样兴奋地说。

秀英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一天,秀英在街上偶遇了老同学智媛。

“秀英!真的是你?”智媛惊喜地叫道。

两人拥抱在一起,久别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

智媛如今在当地开了一家小服装店,生意不错。

“你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参观了智媛的店铺后,秀英由衷地说。

智媛笑了笑:“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你在中国过得怎么样?”

秀英告诉她自己在江西的生活,也提到了自己和明阳开的服装店。

“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来我们那里看看,我和明阳会好好招待你。”秀英诚挚地邀请。

智媛点点头:“我一定会去的。”

晚上,秀英收到了明阳的视频通话。

“明美,爸爸的电话!”她喊道。

明美兴奋地跑过来,抢过手机:“爸爸,爸爸,我好想你!”

明阳在屏幕那头笑着,眼中满是思念:“爸爸也想你,宝贝。你在外公外婆家玩得开心吗?”

明美兴高采烈地分享着这几天的见闻,包括外公教她钓鱼,外婆带她去市场等等。

通话结束后,秀英发现父亲站在门口,默默地看着她。

“爸,您找我有事吗?”秀英问道。

李志勋摇摇头,转身走向院子里的小凉亭。

秀英犹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父女俩坐在凉亭里,一时无言。

“明阳是个好小伙子。”良久,李志勋开口道。

秀英有些惊讶地看了父亲一眼:“爸,您从没见过他。”

“从视频里看得出来,他对你和明美很好。”李志勋点点头,“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就放心了。”



秀英心中一暖,原来父亲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她的生活。

“爸,您的身体好些了吗?”秀英关切地问。

李志勋拍拍胸口:“老毛病了,死不了。”

秀英笑了笑,但随即又担忧起来:“您要好好保重身体啊,我不在家,总是牵挂。”

李志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你在那边过得好就行。”

这简单的一句话,含了太多父亲的关爱与不舍。

时间一天天过去,秀英在家里住了差不多一个月。

期间,她帮母亲做家务,陪父亲散步,带明美认识家乡的一切。

弟弟们也都回来看望了她,兄妹几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明美与外公外婆的感情越来越深,每天都缠着他们讲故事、玩游戏。

秀英看着这温馨的画面,心中却开始涌起一丝不安。

明阳的电话和信息越来越频繁,言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思念。

“店里生意怎么样?”秀英问。

“还行,就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明阳诚实地回答,“不过你别担心,慢慢来,不着急回来。”

秀英听出了丈夫话中的言外之意,心中愈发不安。

一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夜的宁静。

秀英坐在窗前,看着雨滴敲打窗户的景象,思绪万千。

明美已经睡着了,小脸蛋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安详。

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李志勋走了进来。

“爸,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休息?”秀英惊讶地问。

李志勋轻轻走到床边,注视着熟睡的外孙女,眼神复杂。

而父亲接下来的一句话,顿时就令秀英愣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