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说起来演员徐锦江,那么大家应该不会太过于陌生,
因为他塑造出了很多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角色,
好比说《鹿鼎记》中很霸气的鳌拜,还有《九品芝麻官》里的“豹子头”。
这一个个角色都能给观众留下一个非常难以磨灭的记忆,
不过这样一位人物,在聚集着各种聚光灯的舞台之外,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在最近也恰恰好有一个机会,能让大家了解到日常生活之中的徐锦江,
那就是在一段访谈视频中,大家能够看到63岁的徐锦江向儿子交代后事。
怀揣着同样希望的还有他的妻子,那么这样一个话题就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同样的也能够让大家有机会去了解到这样一位演员背后的真实一面。
“铁汉柔情”
徐锦江在银幕之上的各种形象大多数都是粗犷,霸气的,
所以大家下意识的可能就会觉得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他也是这样的。
但其实恰恰相反,生活里的徐锦江是一个感情细腻,极度感性的人。
从他妻子之前说过的一些事情能够看出,徐锦江的感情非常细腻。
具体事件就是,在他的儿子徐菲17岁前往《封神》剧组拍戏时,
徐锦江就经历了一场情感上的爆发。
在他送儿子离开的那一天早上,夫妻二人共同将儿子送到楼下。
等到儿子离开之后,徐锦江返回家中竟是直接坐在屋子里开始嚎啕大哭,
这样反常的举动当然引来了妻子的询问,谁正想得到的答案却是:
感觉孩子一下就长大了,将会离开自己。
这样的表现真的是有着一种巨大的反差,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表现能够让大众看到徐锦江的铁汉柔情,
同样的也让大家看到了他对儿子深沉的父爱。
毕竟在自己孩子成长的道路之上,父母的牵挂与不舍是如影随形的,
即便像徐锦江这样一般的人物,也难免会有着类似不舍的情绪。
有了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能够感受到徐锦江这个人的情感是非常“活跃”的,
那么他对于生命也有着一种自己非常独特的见解,有着这样的感悟可能是与他个人经历有关。
他自己曾经提及过,人生之中做的最错的事情就是母亲临终的时候没有陪在她的身边。
因为那时他认为拍戏赚钱更为重要,结果直到失去后才真正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
同样的他也深刻的意识到,无论自身取得多么大的成就,
但父母不在身边,那么这一切可能都失去了意义。
还有就是2023年,他的艺术启蒙老师突然离世,这样一件事情也给徐锦江带去了很大的触动。
像这样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也让徐锦江对生命有着一个更深的感悟。
也许在那时他意识到,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可能也正是有着这样的感悟,才会发生本次徐锦江向儿子交代后事。
希望在自己离世之后,儿子能够找一条船,把自己和妻子的骨灰一起撒入公海。
也正是由于徐锦江的这一番说辞,让徐菲对大海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毕竟根据徐菲自己的说法,他因为自己父亲的这一番话语而对海浪有着一种别样的感触,
每一次看到海浪就能够想起父亲对自己的嘱托,内心也会变得比较沉重。
平常生活
从这次嘱托之中也多少能够看出来一些事情,
这就是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非常要好的,
毕竟徐锦江在“嘱托后事”的时候,可是带着妻子一起的。
而如果真正说起他们的爱情故事,那可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了。
在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徐锦江就大胆开麦:
我是演员徐锦江,明天要离开这里了,我喜欢你,我们结婚吧!
第一次见到徐锦江的殷祝平只当这是玩笑话,再怎么说两人也是初次见面,彼此之间都陌生的很。
这个时候也许她真的想不到在半年之后两人会再次相遇,
而在那时候,徐锦江依旧十分坚定的表达了想要结婚的想法,并且表示给对方一个星期考虑。
后续的结果当然是美满的,两人也是成功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二人也成功孕育一子。
现如今一家三口在贵州省贵阳市定居。
也许会让大家感到非常吃惊的就是徐锦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
他的儿子反而像个小大人一样去照顾自己的父亲,在一些综艺节目中也能够看到这一家的相处模式。
日常生活是这样安稳快乐的,徐锦江的演艺生涯就是另一种表现了,
他的演艺生涯可以称得上是一句“精彩”。
自从1982年他赴香港发展,在下一年步入演艺圈后,
其自身就凭借着独特的样貌和出色的演技崭露头角。
演艺生涯不仅“精彩”,还一波三折,在亚洲金融风暴时期,
徐锦江也因为之前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所有财富,甚至于说还背上了很多债务。
那么为了偿还各种债务以及讨生活,他就不得不去接一些风月片,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很严格的遵守职业操守,保持着一种绅士风度。
后续徐锦江也是成功转型,与周星驰合作的多部电影直接让其人气飙升,塑造出来的各种角色也是深入人心。
除去在演艺事业有着这么多成就,徐锦江还涉足了艺术领域。
他自身很热爱绘画,凌晨起床作画的习惯一直坚持,他的画作更是拍出过高价。
结语
因为徐锦江向儿子交代后事这样的一个话题,让大家对他的关注度又上升了一点,
也正因如此,大家能够看到他对人生的豁达,也能够看到他对家人深深的爱意。
徐锦江已经度过的这一生,无论是家庭生活之中的点滴,还是演艺事业的起落,都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现如今他也在继续享受生活,对自己的后事也有着独特的安排。
以上信息源于: